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三元前驱体概念股:
1、光华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2.99亿元、15.2亿元、17.14亿元、20.14亿元。
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有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材料系列产品,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系列产品。
2、杉杉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2.71亿元、88.53亿元、86.8亿元、82.16亿元。
公司正极材料的主要产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等,其中钴酸锂主要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高端平板电脑等。
3、道氏技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6.96亿元、35.44亿元、29.86亿元、33.15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对外销售三元前驱体的情形,三元前驱体客户包括当升科技、巴莫科技、振华新材、杉杉能源等三元正极材料第一梯队企业,代表了市场对于三元前驱体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
4、赣锋锂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3.83亿元、50.04亿元、53.42亿元、55.24亿元。
子公司佳纳能源是国内重要的钴盐和三元前驱体制造商之一;佳纳能源建立起原材料采购、湿法冶炼、钴盐及三元前驱体的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子公司MJM是刚果(金)位列前三的钴冶炼企业;19年钴盐收入5.42亿,营收占比18.15%。
5、厦钨新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2.11亿元、70.26亿元、69.78亿元、79.9亿元。
公司锂电池回收有江西新余(锂回收溶液、三元前驱体)。
6、寒锐钴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4.65亿元、27.82亿元、17.79亿元、22.54亿元。
与中伟股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拟采购三元前驱体15000-35000吨/年。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