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周三早间要闻,医药冷链概念盘中报跌,澳洋健康领跌,上海医药等跟跌。那么,相关医药冷链上市公司有哪些?
1、国药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国药股份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387.4亿元、446.44亿元、403.79亿元、464.69亿元。
公司一直开展有医药冷链配送业务,配送范围覆盖北京区域,该业务属于常规医药配送业务。
近7个交易日,国药股份上涨0.74%,最高价为25.3元,总市值上涨了1.43亿元,2022年来下跌-23.38%。
2、上海医药:在上海医药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590.84亿元、1865.66亿元、1919.09亿元、2158.24亿元。
上海医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疫苗配送资质,目前医药冷链配送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公司始终积极支持抗疫,已被确认为上海市医用应急物资储备平台,疫苗相关储运能力将持续建设升级。
近7个交易日,上海医药上涨1.75%,最高价为16.61元,总市值上涨了11.09亿元,上涨了1.75%。
3、鹭燕医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15.01亿元、150.09亿元、155.35亿元、175.45亿元。
公司配备自有医药冷链运输设备;公司下属福建鹭燕中宏医药有限公司具备从事第三方医药物流资质,可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近7日鹭燕医药股价上涨5.71%,2022年股价下跌-4.37%,最高价为8.34元,市值为31.66亿元。
4、英特集团: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204.92亿元、246.01亿元、250.08亿元、267.31亿元。
公司2020年7月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医药冷链物流领域深耕多年,同时是医药冷链操作国标重要起草方,具有完善的医药冷链质量管理体系,自建医药冷库与冷链配送体系,可承接多种温控要求药品储运业务。
英特集团近7个交易日,期间整体上涨3.82%,最高价为10.05元,最低价为10.77元,总成交量2404.84万手。2022年来下跌-38.55%。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