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间复盘数据显示,港口概念报跌,上海港湾(-3.755%)领跌,南京港、招商南油、珠海港、宁波海运等跟跌。那么,相关港口上市公司有哪些?
1、上港集团: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74.2亿元、380.4亿元、361亿元、261.2亿元。
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港口行业股。
2、招商港口: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5.45亿元、97.03亿元、121.2亿元、126.2亿元。
主要从事集装箱、散杂货码头及港口配套业务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公司旗下拥有华南地区重要的进出口港口区—赤湾港区及与之配套的港口服务企业18家(其中11家全资企业,7家控股及参资企业)。赤湾港区处于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珠三角的腹地,是泛珠三角—9+2的出海口,距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仅约20海里。
3、宁波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81.8亿元、219.5亿元、253.2亿元、212.7亿元。
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凸现,1万TEU以上的集装箱船舶将大幅度增加,宁波港的深水优势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4、唐山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6.12亿元、101.4亿元、112.1亿元、78.37亿元。
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港口装卸业务)的经营地点是唐山港京唐港区,位于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境内。
5、天津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42.3亿元、130.6亿元、128.8亿元、134.3亿元。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天津港是国内北方地区货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港,是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
6、青岛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1.5亿元、117.4亿元、121.6亿元、132.2亿元。
是中韩自贸区概念、港口行业股。
7、广州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3.08亿元、86.43亿元、104.7亿元、112.5亿元。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及物流等业务,主营业务较为突出,其中港口装卸业务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出海通道和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
南方财富网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