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间复盘短讯,玻纤制品概念报跌,金隅集团(2.83,-0.07,-2.414%)领跌,山东玻纤(13.57,-0.32,-2.304%)、光威复材(72.91,-1.59,-2.134%)、中国巨石(16.68,-0.34,-1.998%)、中材科技(30.55,-0.35,-1.133%)等跟跌。相关玻纤制品概念股有:
菲利华: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6.7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6年的4.40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8.636亿元。
正威新材: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1.03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6年的7.937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6.71亿元。
公司现有玻纤深加工制品已形成了玻纤生产、织物织造、制品加工构成的上下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具备较强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随着高性能玻璃纤维的顺利推进,公司发挥在玻纤深加工制品领域的研发优势,将产品链向深加工延伸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将进一步增强高性能玻璃纤维的发展速度;随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深入开展以及小型经营体机制的全面落地,公司产业链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长海股份: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0.49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6年的17.68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22.10亿元。
同时公司根据玻纤行业的特点,组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责任心和进取心的核心管理团队,公司运营、生产、销售等关键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积累了多年的市场开发和生产管理经验,对玻纤行业以及上下游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
中材科技: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26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6年的89.69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87.1亿元。
中材科技高强玻纤及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其中AGM隔板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8%左右,排名全国第一。
中国巨石: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96.58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6年的74.4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16.7亿元。
公司已经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如“无碱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术”、“中碱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术”、“玻纤废丝池窑拉丝生产技术”等。
光威复材:从近五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五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3.56亿元,过去五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6年的6.33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1.16亿元。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