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间复盘分析,铜加工概念报跌,海亮股份(12.23,-0.15,-1.212%)领跌,金田铜业(8.96,-0.1,-1.104%)、精艺股份(6.73,-0.05,-0.737%)、云南铜业(13.89,-0.06,-0.43%)等跟跌。
铜加工概念股票有:
博威合金: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8.35%,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1.0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2.95亿元。
公司作为国内高端铜合金材料领域龙头企业,深耕铜合金材料研发逾三十载,实现了由传统铜加工向高端特殊合金材料应用方案商的转型,公司借助企业级数字化升级改造,持续聚焦新材料主业,未来三年产能有望翻倍扩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江西铜业: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0.22%,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78.1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13.0亿元。
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最大的铜加工生产商;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德兴铜矿及多座在产铜矿,旗下贵溪冶炼厂为全球单体冶炼规模最大的铜冶炼厂;19年已查明铜金属资源储量约为915.4万吨,阴极铜销售量131.79万吨;公司现有阴极铜产能超过130万吨/年,同时年加工铜产品超过100万吨;19年相关业务收入2006亿元,营收占比约83%。
鑫科材料: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1.9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1355万元,最高为2018年的3.998亿元。
“摘帽”的有色行业代表,主营铜基合金和辐射特种电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于一连串的“重组故事汇”,开始陷入泥潭。公司高端铜板带材加工能力及销售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公司商标“鑫科牌”为中国驰名商标,铜加工业务包括铜及铜合金板材、带材、线材等。
云南铜业: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0.58%,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36.2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2.65亿元。
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铜业协会的企业,是中国铜冶炼和铜加工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产销率一直保持100%,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2%。(2013年,公司矿山自产铜金属66116吨(其中:自产精矿含铜64655吨、矿山电积铜1461吨),年计划完成率117.04%,同比降低2.09%;精炼铜422592吨,年计划完成率101.90%,同比增加3.06%,;黄金5374千克,年计划完成率101.40%,同比降低29.03%;白银451吨,年计划完成率128.80%,同比降低16.05%;硫酸131.63万吨,年计划完成率107.30%,同比增加5.27%,铁球团80.41万吨。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