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5月份券商评级:维持公司2021/22年盈利预测为3.51/4.53亿元,考虑到动力与储能业务高成长,预计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6.10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84/1.08/1.45元(原2021/22年EPS预测为0.83/1.08元)。公司当前股价16.91元,对应2021/22/23年PE分别为20/16/12倍。
公司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包括大客户战略、产品战略、运营战略等。公司消费类、动力类以及轻型动力类业务步入上升通道:1)随着公司TWS耳机景气恢复,配套TTI逐步放量,料消费电池业务迎来好转;2)同时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已经进入上汽通用五菱,去年四季度开始配套宏光MiniEV爆款车型;3)储能业务受益下游需求爆发。公司兼具技术和成本优势,未来成长可期。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并考虑到公司当前动力电池出货量与客户结构均弱于头部企业,给予2021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2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TWS耳机销量增长不及预期。
汽车动力电池:上通五批量交货,一季度同比增长+392%,积极拓展广汽等新客户。2020年公司汽车板块业务收入3.66亿元,同比-38%。公司动力电池客户主要为上汽通用五菱,2019年上通五占公司全年装机量88%。2020Q4起,公司开始配套上通五五菱宏光MiniEV,五菱宏光MINIEV自7月上市起,12月销量超过了3.5万辆,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将占五菱宏光MiniEV50%电池供应。21Q1公司汽车板块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392%,主要系配套五菱宏光MINIEV的动力电池产品报告期内大批量交货,且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新客户方面,公司积极配合广汽快充电池技术开发与产能建设,目前公司配套产能正在积极建设中,有望在2021年实现批量供货。
储能订单明确,轻型动力扩展前装市场,高增长有望持续。1)储能业务,2020/21Q1公司储能产品收入分别为7.33/1.85亿元,同比+20%/+95%,主要系家庭储能、通讯储能等领域的增长。产品方面,公司成功研发出长寿命电芯,目前已获欧盟认证,在市场上取得一定领先地位。客户方面,短期看,公司已与中国铁塔等通信储能领域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储能领域在手订单饱满,预计主要为5G基站与光伏储能项目,且将在2021年兑现业绩。中长期看,公司与天合光能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光伏储能,绑定下游需求,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2)轻型动力业务:2020/21Q1公司轻型动力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7.68亿元/3.2亿元,同比+51.68%/+428.3%,一季度成功向前装市场迈进,已向爱玛正常供货。
TWS耳机电池积极拓展客户,轻型动力打开TTI供应链。2020/21Q1公司消费数码电池收入15.6/3.26亿元,同比+7%/+52%,主要来自于个人护理、蓝牙音箱/耳机、电子烟、移动电源等领域的业务增长。公司TWS耳机电池2019年出货约为1000万只,2020年出货约2000万只,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公司已经申请多项TWS耳机电池专利,在新技术新客户等方面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2020年7月,公司圆柱电池成功通过国际电动工具龙头创科集团(TTI)最终审核,TTI是家居装修工具和建筑工具的国际领先供应商,年圆柱电芯用量可达约3亿支。随着TTI与TWS耳机电池需求提升,预计将给公司带来明显的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