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PET概念股:
1、大东南: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49亿元、14.68亿元、16.46亿元、15.09亿元。
公司主营塑料薄膜和各种塑料包装袋、塑料衣架及钢丝绳、钢绞线等,主要产品包括BOPP膜、BOPET膜、CPP膜和丙膜、低压膜等。目前,公司具备12.7万吨/年各类塑料包装薄膜的产能。核心技术包括宽幅功能性BOPP薄膜技术、抗菌BOPP薄膜技术、功能性纳米透气PE薄膜技术、功能性CPP薄膜技术、可降解/光转换农用膜技术等生态型食品用BOPP/PP复合包装膜。
2、佛塑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5.12亿元、28.23亿元、28.48亿元、22.99亿元。
全国唯一的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BOPP薄膜、BOPET薄膜、BOPA薄膜、PC人造革等;2017年前三季度销售规模为18.94亿元;毛利率水平为21.17%。
3、普利特: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3.97亿元、36.66亿元、36亿元、44.48亿元。
公司致力于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特种化、特种塑料产业化、材料研用环保化发展方向,主要产品包括改性聚烯烃材料(改性PP)、改性ABS材料、改性聚碳酸脂合金材料(改性PC合金)、改性尼龙材料(改性PA)、液晶高分子材料(TLCP)、环保PET材料等。
4、华信新材: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84亿元、3.07亿元、3.16亿元、2.63亿元。
公司多年来致力于环保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PLA、PHA等生物降解材料;已推出了可降解高档信用卡、购物卡、名片、文具包装类相关产品;截至20年9月,公司研发储备的PETG、PC、PLA、PHA系列新产品已具备进入市场的技术和生产条件,其中PLA、PHA生物可降解系列产品不仅可作为未来卡基应用的载体材料,还可应用于食品包装、吸塑制品领域,该系列产品目前处于市场推广、开拓阶段。
5、国立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58亿元、10.92亿元、26.02亿元、19.27亿元。
国立科技汽车用改性塑料包括,改性PP、PA6、PA66、耐热ABS、PA/ABS、PC/ABS、ASA、PC/PBT、PET/PBT、PPS等。
6、恒逸石化: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59.6亿元、880.7亿元、796.2亿元、864.3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化工产业及金融股权投资业务,初步形成“石化+金融”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主要石化产品包括精对苯二甲酸(PTA)、己内酰胺(CPL)、聚酯(PET)切片、聚酯(PET)瓶片、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全牵伸丝(FDY)、涤纶加弹丝(DTY)及涤纶短纤。
7、荣盛石化: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20.4亿元、914.2亿元、825亿元、1073亿元。
主要产品为PTA以及涤纶牵伸丝(FDY),涤纶预取向丝(POY),涤纶加弹丝(DTY)三大系列,各种规格的涤纶长丝,PET切片。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