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集成电路芯片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
1、力合微: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743.4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243.0万元,最高为2019年的3694万元。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2002年,是清华力合旗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物联网、智能电网、信息感知和处理等SoC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及市场应用。
2、东方电子: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39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4459万元,最高为2020年的2.304亿元。
公司参设的东方茸世拟投资1,400万元入股瓴芯电子,增资完成后东方茸世持有瓴芯电子的股权比例为3.68%。瓴芯电子主营业务为汽车电子,工业通信和高档消费品等领域的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的自主开发及营销。
3、海特高新: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32.2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7年的-4447万元,最高为2020年的3039万元。
海威华芯6吋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砷化镓、氮化镓半导体芯片生产线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工作已完成。
4、润欣科技: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3684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490万元,最高为2017年的5310万元。
公司分销的IC产品指广义的半导体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和其它电子元件。
5、紫光国微: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3.48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95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6.958亿元。
紫光国微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销售及石英晶体元器件业务,主营业务产品中的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与标的公司旗下Linxens的智能安全芯片微连接器业务属产业链上下游,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
6、南大光电: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922.92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20.88万元,最高为2018年的3699万元。
其自主研发的氢类气体磷烷、砷烷,是电子特气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两种,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不仅在LED行业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在集成电路行业也快速实现了产品进口替代,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达75%以上。同时公司MO源产品实现了国内进口替代,是全球主要的MO源生产商。MO源系列产品是制备LED、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相变存储器、半导体激光器、射频集成电路芯片等的核心原材料。
7、纳思达: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609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7年的-13.81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6.338亿元。
2018年2月9日,纳思达副总裁表示,纳思达与中科院联合研发成功并量产了中国的第一款防辐射系列芯片——相变存储器(PCRAM)产品。公司主营:集成电路芯片、通用打印耗材及核心部件和再生打印耗材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8、超华科技: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396.6万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8806万元,最高为2018年的5638万元。
公司参股公司芯迪半导体作为全球领先的G.hn芯片设计公司之一,为“智慧家庭”与“智慧城市”提供集成电路芯片及核心软件。
9、睿创微纳: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来看,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均值为1.7亿元,过去五年扣非净利润最低为2016年的653.5万元,最高为2020年的5.087亿元。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南方财富网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