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盘后数据提示,生物制品概念报跌,天坛生物(29.92,-1.18,-3.794%)领跌,钱江生化(6.02,-3.371%)、长春高新(262,-3.235%)、ST中珠(1.79,-2.717%)、博雅生物(40.37,-2.133%)等跟跌。
相关生物制品概念股票有:
1、舒泰神: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3.88亿元、8.06亿元、6.62亿元、4.25亿元。
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8月的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
2、海特生物: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5亿元、5.91亿元、6.2亿元、5.24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物制品(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冻干粉针剂、注射用抗乙肝转移因子冻干粉针剂)、凝血酶和其他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京新药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2.19亿元、29.44亿元、36.47亿元、32.58亿元。
该产品具有市场容量大、同类竞品少、存储使用方便、患者接受度较好等优点。
4、交大昂立: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82亿元、2.6亿元、3.42亿元、3.33亿元。
公司从美国引入维生素与矿物质、植物提取物、海洋生物提取物、蛋白粉等天然营养补充剂,共4大类33种“天然元”产品,已经投放市场,从而填补了营养补充剂的空白。
5、南华生物: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739万元、9538万元、1.34亿元、1.76亿元。
南华生物凭借自身强劲的科研优势,已与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知名学府、医疗单位和国家级干细胞储存机构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6、九典制药: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35亿元、8.01亿元、9.24亿元、9.78亿元。
7、瑞普生物: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47亿元、11.9亿元、14.67亿元、20亿元。
公司主营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制剂、兽用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8、沃森生物: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68亿元、8.79亿元、11.21亿元、29.39亿元。
是深市生物制品龙头股票。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