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午后讯息显示,复合材料概念报涨,海源复材(30.01,2.36,8.535%)领涨,海源复材(30.01,2.36,8.535%)、双星新材(27.62,1.95,7.596%)、博云新材(10.2,0.7,7.368%)、博云新材(10.2,0.7,7.368%)等跟涨。复合材料概念上市公司有:
海源复材: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370万,同比增长1.83%;净利润-1303万。
2018年6月13日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52,000,000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部件-义乌生产基地项目”。
双星新材:2021年第三季度显示,公司营收15.99亿,同比增长20.89%;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同比增长69.18%;每股收益为0.3200元。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2日深交所挂牌上市,登陆中国资本市场,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光学膜、节能窗膜、光电新材料、可变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热收缩材料、聚酯工业基材、功能性膜级聚酯切片等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双向拉伸薄膜产业基地、国家火炬宿迁薄膜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2012年“双星SHUANGXING”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
博云新材: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22亿,同比增长18.11%;净利润694万,同比增长-15.33%。
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高性能模具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产品。
新纶新材: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4亿,同比增长-54.63%;净利润-1.22亿。
迄今已形成电子功能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洁净室工程与超净产品三大核心产业,构筑起电子功能材料、锂电池包装材料、净化工程、超净产品与清洗、精密模具、医护产品等业务集群,下属30多家控股子公司,资产总规模超过65亿元。
西部材料: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98亿,同比增长16.41%;实现归母净利润4118万,同比增长42.03%;每股收益为0.0843元。
公司形成了以钛产业(含钛及钛合金加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有金属装备及管道管件制造等)为主业,覆盖金属纤维及制品、稀贵金属材料、钨钼材料及制品等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信息、电子、能源、环保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普利特:2021年第二季度显示,公司营收10.9亿,同比增长-18.37%;实现归母净利润1229万,同比增长-94.66%;每股收益为0.0000元。
公司是国内专注于生产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的主要企业,产品主要供应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已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众多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业务关系,产品已进入福特汽车公司的全球采购目录,并被一汽-大众列为A级特殊供应商;2016年6月12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5亿元,募投项目方面,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4.85亿元用于高性能环保型塑料复合材料生产项目。该项目拟投资总额4.94亿元,主要生产PP、ABS、PC/ABS等高性能改性高分子塑料复合材料,年产各种产品15万吨。据测算,该项目在计算期10年内年平均销售额18.88亿元,平均每年净利润1.37亿元。
金博股份: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13亿,同比增长233.92%;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同比增长293.78%;每股收益为1.5800元。
拟定增募资不超31.03亿元用于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等。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