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有色锂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南风化工: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1.53%,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11.25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18.27亿元。
运城盐池有相当数量的锂、铯、锶、镓、铷等多种稀有元素。
(2)、当升科技: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5%,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22.84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32.81亿元。
双方将在现有业务合作基础上,积极拓展矿山、冶金等技术与工程;采矿、选矿及自动化等机电装备;锂电关键材料;分析检测、环境、安全等咨询服务领域的业务合作。
(3)、中信国安: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2.95%,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23.59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39.74亿元。
公司生产的锰酸锂正极材料还将逐步用于移动电源,应急电源,不间断电源及大规模城市夜间电力储藏装置中。
(4)、厦门钨业: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55%,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174.0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195.6亿元。
公司已成为国内电池材料行业的重点企业,拥有5000吨贮氢合金粉、6000吨各种锂离子正极材料产能,电池材料产销量已居国内前三位,其中贮氢合金粉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居国内第一。
(5)、华友钴业: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1.1%,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144.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11.9亿元。
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国内锂电三元前驱体产品重要供应商,在刚果(金)拥有完备的钴铜开发体系,保障原料供应;公司主导产品为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和硫酸钴等钴产品以及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18年锂电新材料收入13.95亿元,营收占比9.65%19年5月,拟以7.73亿元收购华海新能源99.01%的股权,完成全控,华海新能源主要负责建设运营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前驱体项目。
(6)、盛新锂能: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5.66%,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17.91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5.18亿元。
公司年产1000吨金属锂的子公司已设立完成,项目处于建设过程之中。
(7)、湘潭电化: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6.94%,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10.79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2.34亿元。
2016年6月15日公告,公司拟与广州力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他机构共同设立湖南裕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2000万元,占20%股权。新公司主营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材料,成立后将进行年产1万吨纳米级磷酸铁锂的制售,第一期工程年产3000吨。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未来扩大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8)、天齐锂业: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7.98%,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20年的32.39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62.44亿元。
2012年7月,公司将23630万元正在投资的“新增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和1500吨无水氯化锂技改扩能项目”变更为“新增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改扩能项目”,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9658.12万元,年平均净利润3920.12万元,截止2013年末项目进度91.63%。
(9)、赣锋锂业: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5.07%,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50.0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5.24亿元。
2018年9月18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与LG化学签订《供货合同之补充合同》,约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公司及赣锋国际增加向LG化学销售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产品共计45,000吨,具体品种按客户要求发货,价格条件与《供货合同》保持一致。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