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世界经济展望》(WEO)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首次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
IMF预计,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4.4%,比6月的预估上调了0.8个百分点。在此前的6月WEO中,IMF预计2020年全球GDP萎缩5.2%(根据新的统计方式),比4月预测的-3%进一步下调,这是IMF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最悲观预测。
虽然此次调升预期,但在众多经济体中,中国依旧是IMF认为今年唯一能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IMF还预计,在2021年出现反弹后,中期的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3.5%。此外,与4月和6月的WEO一样,IMF再次强调了目前的经济预测面临根本上的不确定性,因为与疫情相关的因素会不断演变。
中国是今年唯一能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在10月WEO中,IMF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4.4%,6月时预期为-5.2%;IMF还将2021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5.2%。
IMF称,对2020年经济增速预期的上调反映了两个相互竞争因素的净影响,即第二季度GDP数据好于预期带来向上推动力,而持续的社会隔离措施和各国经济重启的停滞则会导致下降趋势。
与6月WEO一样,IMF再次提及了大规模政策支持对全球经济的助力。IMF指出,大规模政策支持避免了更糟糕的结果。“发达经济体迄今宣布的各类支出型措施占其GDP的9%以上,另有占其GDP的11%的措施通过注资、资产购买、贷款和信用担保等各种形式的流动性支持措施推行。”IMF称,“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推行的措施规模相对发达经济体而言较小,但支出型措施和流动性支持措施也各自占到其GDP的3.5%和2%。如若没有这些措施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疫情导致的衰退将更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