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药分销上市公司有:
上海医药: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0.2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225.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74.4亿元。
新上药拥有包括医药研发与制造、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在内的完备的医药产业链,医药工业和分销业的比例约为1,2。
复星医药: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7.71%,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45.5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70.4亿元。
复星医药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其业务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主要包括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药分销与零售。
海王生物: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3.9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46.47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55.21亿元。
中国制药市场早已经国际化,全球领先的医药分销企业也已经进入中国市场,部分跨国制药企业也以并购或自建流通企业等方式从供应链上游向药品流通领域延伸,国际化经验逐步带动了药品流通企业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呈现“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态势。
国药股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4.12%,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31.43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9.08亿元。
实控人为中国医药集团。通过资产重组成为国药集团旗下北京地区唯一医药分销平台,已实现北京地区二三级医院的100%覆盖,包括111家三级医院和135家二级医院,公司在北京共覆盖超过3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国药股份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一直保持着特殊药品渠道的龙头地位。公司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渠道一直保持着84%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拥有生物制品、疫苗等特殊药品经营资质,公司通过国家GSP等资质认证,经营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鹭燕医药: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7.1%,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8.999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2.34亿元。
公司从事医药分销和零售,隶属于医药流通行业,系福建省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主营业务为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分销及医药零售连锁,主要收入来源为医药批发销售收入。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福建省九地市已拥有直营零售门店204家,公司连锁药房综合实力和直营力均位列福建省领先地位。
国药一致: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7.66%,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50.9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70.58亿元。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属下国大药房是全国销售规模领先的医药零售企业,是国内少数拥有全国性直营药品零售网络的企业之一。截至2020年末,国大药房拥有门店7660家,共覆盖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近142个大中城市,形成覆盖华东、华北、华南沿海城市群的药店网络,并逐步扩散进入西北、中原和内陆城市群,规模超过190亿,保持销售规模行业第一。
康恩贝: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4.91%,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38.67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53.41亿元。
珍诚医药是国内首批获得医药分销B2B资格的商业企业,具有互联网企业的基因和先发优势,可为公司探索构建互联网销售平台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快速切入医药电商领域。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