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化概念股票有哪些?哪些芯片国产化股票值得关注
1、北京君正: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85亿元、2.6亿元、3.39亿元、21.7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32位嵌入式CPU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的研发和销售。基于自主创新的XBurstCPU核心技术,公司面向便携消费电子、教育电子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32位嵌入式CPU芯片产品。同时公司还提供了运行于这些芯片之上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
2、芯原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8亿元、10.57亿元、13.4亿元、15.06亿元。
芯原的芯片定制平台即服务(SiliconPlatformasaService,SiPaaS)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实质性的领先优势,并使客户能够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3、北方华创: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2.23亿元、33.24亿元、40.58亿元、60.56亿元。
公司在集成电路装备领域所取得的研发与产业化成果,在国家芯片国产化战略中发挥了核心骨干的带头作用。
4、华阳集团: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1.66亿元、34.69亿元、33.83亿元、33.74亿元。
华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通用,与芯驰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等领域展开合作。华阳通用将通过芯驰科技提供的高可靠性车规级芯片、硬件隔离技术、快速的本地化技术支持和服务,再结合华阳开放平台AAOP,实现真正意义的软硬件自主可控,推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产品更快速落地,助力汽车芯片国产化替代、汽车电子产品智能化发展。
5、麦捷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4.41亿元、16.72亿元、18.18亿元、23.29亿元。
本次股权合作致力于推动移动通信行业核心器件滤波器的芯片国产化,打破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射频前端领域的垄断,提升民族高端电子元器件的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地位,加速国产替代进口产品进程。
6、士兰微: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7.42亿元、30.26亿元、31.11亿元、42.81亿元。
公司已建成6英寸的硅基氮化镓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涵盖材料生长、器件研发、GaN电路研发、封装、系统应用的全技术链。
7、同方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59.9亿元、248.3亿元、230.4亿元、259.1亿元。
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一流的智能卡与射频技术产品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并始终专注于身份识别,电信,金融支付,信息安全等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供应业务。
南方财富网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