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硅料上市公司有:
先导智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5.02%,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15.2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0.11亿元。
目前没有向硅料和硅片端扩展的计划,主要集中在电池和组件设备。
中环股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2.6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23.87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5.93亿元。
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1,497,298.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29%。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1、公司半导体光伏210产品规模提升加速、生产产品结构转型顺利,利用210产品差异化优势,缓解下游客户成本压力,提升自身竞争力;通过一系列技术进步,报告期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明显,硅片A品率大幅提升,较大程度改善单位产品毛利率;面对多晶硅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公司通过长期构建的良好供应链合作关系,较好地保障了公司产销规模提升。2、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通过加速新产线调试释放有效产能,提升交付率,产销规模同比提升明显,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位于天津市、江苏宜兴市的新增投资项目顺利开展,为半导体业务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3、随着工业4.0生产方式在公司各产业板块的作业流程和作业场景的应用,报告期内,人均劳动生产率继续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持续提升、原材辅料消耗得到有效改善,工厂运营成本持续下降;同时与下游客户协同建立柔性化合作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自身和客户竞争力;有力的推动了210产品的产销规模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隆基股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65.75%,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48.9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34.4亿元。
全球的单晶硅全产业链龙头,硅片出货量全球第一。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电站的开发。除了多晶硅料,隆基股份业务已经涵盖了光伏全产业链。
通威股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20.42%,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52.0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75.52亿元。
光伏电池、硅料双龙头,通威股份主营光伏多晶硅料、光伏电池及农业饲料业务,旗下拥有形成8万吨高纯晶硅产能,在建产能达15万吨,2020年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产量全球第一。作为专业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通威股份电池出货量已连续4年全球第一。
天合光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0.74%,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38.3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6.99亿元。
全球前列的光伏组件商,集系统、产品和智慧能源于一体,装机量的增长推动组件的大量需求,和上游企业签订合约规避了硅料涨价风险,技术和渠道多方位整合。主营单晶、多晶组件生产,组件销售额处在全球前三名。
特变电工: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7.95%,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9年的76.2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90.88亿元。
与隆基股份子公司签署总额约192.35亿元原生多晶硅料销售合同。
晶澳科技: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6.88%,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37.02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44.98亿元。
为保障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拟对新特能源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并以内蒙古新特为主体,投建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公司以货币形式出资3.15亿元,增资完成后,持有内蒙古新特9%股权。晶澳科技称,新特能源是公司重要的供应商之一。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