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盘中,核酸检测试剂概念报跌,之江生物(68.8,-5.91,-7.911%)领跌,圣湘生物、凯普生物、沃森生物、迈克生物等跟跌。南方财富网小编整理部分相关核酸检测试剂概念股票:
1、美康生物: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8.5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23.02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31.35亿元。
公司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IgM/IgG)联合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两款产品已获欧盟CE认证。
2、复星医药: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79.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49.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03.1亿元。
2019年年报披露,子公司复星长征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及欧盟CE认证。
3、迈克生物: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2.0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6.8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7.04亿元。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签发的紧急使用授权,同时该产品已取得欧盟CE认证。
4、沃森生物: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6.4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8.79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9.39亿元。
公司与艾博生物共同合作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本疫苗是国内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mRNA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条技术路线中的“核酸疫苗”技术路线。
5、凯普生物: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8.8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5.80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3.54亿元。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可有效涵盖变异株,可检测B.1.1.7(Alpha“阿尔法”)、B.1.351(Beta“贝塔”)、P.1(Gamma“伽马”)、Fin-796H、B.1.525(Eta“伊塔”)、N.B.1.6B.1.617.1(Kappa“卡帕”)、B.1.617.2(Delta“德尔塔”)、B.1.526(Iota“约塔”)、B.1.427/B.1.4C.37(Lambda“拉姆达”)等变异株类型,也可有效涵盖检测本次的新型变异株B.1.1.529(Omicron“奥密克戎”)。目前该产品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三类),并获得CE认证、巴西ANVISA认证、澳大利亚TGA认证、进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应急使用清单(EUL)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准入资格,已出口巴西、埃塞尔比亚、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
6、圣湘生物: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8.11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03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7.63亿元。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司快速研发出精准、快速、简便、高通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并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获注册证书,系国内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最早获批上市的6家企业之一。
7、之江生物: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8.4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24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0.52亿元。
公司2020年度实现总营收20.51亿元,同比增长692%;实现归母净利润9.28亿元,同比增长1702%。本报告期,全球范围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作为首批获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注册证的企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销售规模取得了重大业绩突破,同时也带动了分子诊断仪器、核酸提取试剂等其他相关系列产品的增量销售,促使公司2020年度整体销售规模及业绩呈现大幅增长。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