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设备概念股票有哪些?相关概念受益股票一览
1、精研科技: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9.22亿元、8.82亿元、14.73亿元、15.64亿元。
国内唯一以全MIM产品上市的企业,其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的定制化MIM核心零部件产品应用于fitbit、三星等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及平板计算机。
2、九安医疗: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98亿元、5.64亿元、7.06亿元、20.08亿元。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司仍以转型为主旋律,继续围绕"以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硬件为入口进入移动医疗和健康大数据领域,进而围绕用户建立健康生态系统"的战略,iHealth将传统的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消费类健康产品升级为智能硬件,与移动终端APP、云平台相结合,获取海量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3、欧菲光: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37.9亿元、430.4亿元、519.7亿元、483.5亿元。
公司的触控显示业务包含盖板玻璃、触控sensor、film和glass电容式触摸屏和全贴合LCM模组等,涵盖产业链上除了显示面板外的所有环节,应用领域已从消费电子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延伸到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穿戴设备等诸多领域。
4、环旭电子: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97.1亿元、335.5亿元、372亿元、477亿元。
它是应用穿戴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已经有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球鞋、计步器、服装、耳机等多种不同产品形态。
5、裕同科技: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9.48亿元、85.78亿元、98.45亿元、117.9亿元。
司于2021年10月19日发布拟收购深圳市仁禾智能实业有限公司60%股权,仁禾智能的主营业务为:智能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的软包装、软材料以及配套结构件等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生产制造,主要客户为meta。公司未来将通过一体化服务,增加与客户合作的紧密度。
6、长盈精密: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4.32亿元、86.26亿元、86.55亿元、97.98亿元。
公司主要产品为精密电子零组件,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
7、三安光电: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3.94亿元、83.64亿元、74.6亿元、84.54亿元。
公司集成电路业务主要生产砷化镓半导体芯片及氮化镓高功率半导体芯片产品,砷化镓半导体器件主要应用于。通讯领域,尤其在手机、无线网络、光纤通讯、汽车雷达、卫星通信、物联网及可穿戴设备等行业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