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中讯息显示,11月11日化纤概念报跌,泰和新材(19.75,-1.58,-7.407%)领跌,中材科技(32.79,-1.13,-3.331%)、凯赛生物(145.05,-1.62,-1.105%)、中简科技(61.74,-0.53,-0.851%)、皖维高新(6.39,-0.05,-0.776%)等跟跌。据南方财富网数据显示,化纤上市公司有:
吉林化纤: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最高为2018年的1.324亿元。
近年,随着公司相关长丝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在高品质粘胶长丝的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上海凯鑫: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66%,最高为2019年的5870万元。
公司还始终注意吸引各个行业的优秀人员加盟,因此,可以给纺织印染、化纤、生物制药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膜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恒力石化: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01.26%,最高为2020年的134.6亿元。
国内最大、实力最强的PTA-聚酯新材料,随着公司的“原油-炼化-化纤”产业链-体化的逐步完善,上游原材料端已经得到了有效保障,后续公司在下游聚酯端将持续有新增产能扩产,届时公司一体化的产业链将持续增强盈利能力。
东方盛虹: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42.76%,最高为2019年的16.14亿元。
公司表示,本次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盛虹炼化产出品对二甲苯(PX)将通过管道直供虹港石化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虹港石化产出品PTA和盛虹炼化产出品乙二醇(MEG)将进一步提供给国望高科生产差别化化学纤维(POY、FDY、DTY等),公司将形成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业务经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整体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南京化纤: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3.31%,最高为2020年的1103万元。
主营业务,化学纤维制品、化纤用浆粕、化工产品、包装材料、服装、针纺织品、自来水生产、销售;化学技术咨询服务;仓库服务;本企业自产的化纤制品、化纤用棉绒及浆粕出口;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及零配件进口和“三来一补”业务。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