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铝塑膜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明冠新材: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95亿元、8.67亿元、9.46亿元、9.19亿元。
公司生产的背板和铝塑膜产品具有质量稳定可靠、综合性能优异、价格合理等优势,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关系。
2、紫江企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5.08亿元、90.1亿元、92.11亿元、84.18亿元。
通过本次分拆,紫江企业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专注于快速消费品配套包装;将紫江新材料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锂电池新材料核心业务上市平台,通过科创板上市加大锂电池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的进一步投入,实现锂电池铝塑膜业务板块的做大做强,增强锂电池铝塑膜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新纶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7.26亿元、31.51亿元、33.22亿元、22.47亿元。
公司同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动力类铝塑膜供应商,其动力类铝塑膜产品填补了国家产业链空白。
4、恩捷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1.14亿元、24.57亿元、31.6亿元、42.83亿元。
项目分期进行建设,第一期项目总投资220,000万元,主要开展锂电池湿法基膜、功能性涂布隔膜及铝塑膜的制造、销售等。
5、道明光学: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07亿元、11.97亿元、13.92亿元、12.66亿元。
公司拥有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电池软包装膜生产线,锂电池软包装膜主要应用于锂电子电池软包装和绝大部分的聚合物锂电池包装;19年3月,与天津力神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公司铝塑膜产品品质性能得到国内龙头电池生产企业的认可。
6、华正新材: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5.13亿元、17.14亿元、20.26亿元、22.84亿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数码电池铝塑膜和动力电池铝塑膜产品各250万平方米的产能,建设期2年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0万元,实现年税后净利润2,401万元。
7、万顺新材: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2.13亿元、41.69亿元、44.52亿元、50.69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电池箔、电池软包装箔等新能源市场领域,获得了“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铝塑膜用铝箔及其生产工艺”发明专利,铝箔新产品应用在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铝塑膜上,开始供应日本、欧洲客户使用,丰富了产品体系,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