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来我国总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现在正在流通的以第五套人民币为主,也有少量的第四套人民币。
2元人民币在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中均有发行,但现在已经退出了流通。
2元面值人民币为什么退出流通?当年央行给出的理由是节省成本、优化币种。但其实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考虑。
首先,先来介绍下二套、三套、四套人民币中的2元面值;
曾经2元人民币在人们的钱袋里并不鲜见,也许你使用过2元人民币,但不一定使用过全部板式的2元人民币,因为有些板式的2元人民币比我们的出生时间还要早。
第二套人民币最先出现2元面值,发行时间是1953年;
同套人民币还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3元和5元面值,那时候物价水平低,最大面值的也不过5元,还没有现在的10元、20元、50元、100元面值。不过1957年追加发行了10元人民币。
正面图案以位于延安的宝塔山图案为主,反面中间位置印有国徽。主色调以淡雅的深蓝、土黄、灰蓝为主,尺寸是长155mm*宽70mm。
该套2元人民币正式发行于1955年3月1日,从1976年12月起银行开始只收不付,市场上的存量也就越来越少了,到1999年1月1日正式停止流通。这么算下来,该版2元人民币从发行到停止流通一共44年,是流通时间最长的2元人民币。
2.第三套2元面值人民币,发行时间是1960年;
1960版2元人民币比起素雅的第二套2元面值就显得“鲜艳”的多了,主色调以深绿色为主,还搭配有暗红色。
60年代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因此2元人民币正面图案是正在劳作的纺织工人,而反面则是石油矿井和国徽图案。
第三套人民币2元面值面板是1960年,发行时间1964年4月15日,从1992年2月4日起银行开始只收不付,到2000年7月1日退出市场流通。
从发行到退出流通,第三套人民币2元面值前后经历了36年时间,也算是跨世纪的人民币币种了。副标题#e#
3.第四套2元面值人民币,分为80和90两个板式;
想必大家最常见、最常用的2元人民币就是第四套了。它的正方面如下图,是不是有种回忆涌上心头的感觉?
该套2元人民币分为1980年版、1990年版两个券别,均以绿色为主色调。
在图案设计上,正面是维吾尔族、彝族两位少数民族女性的人物头像,寓意民族大团结、民族大融合;反面则三亚市南海南天一柱的形象。
该套人民币的2元发行时间分别是1988年5月10日和1996年4月10日,停止流通的时间是2018年5月1日,最长流通时间仅有30年,是流通时间最短的2元面值。
为什么会退出流通?
两元人民币去哪儿了?为什么会退出流通?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总结来说无非有以下几点的考虑:
第一,央行出于优化币种的考虑;
央行发行多大面值的人民币很大程度上需要考虑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涨则相应的面值也会随之增大。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1955年我国发行的1分、2分、5分面值人民币一样,随着物价水平的逐步提升,小面值货币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小,买一根针、买一块塘都是1角、1元起步,那“分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随着日用消费品的下降和大件物品消费比重的上升,2元人民币出于优化币种的考虑就逐步淡出市场了。
有人可能会说,1元人民币比2元人民币面值更低,为什么还得以保留了,反而取消了面值更大的2元?这就要看下面几个原因了:
第二,2元人民币使用频率最低;
使用率也是决定要不要保留某一面值人民币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如何衡量使用率呢?很简单,每年银行都会回收残缺、修补、污渍的钱币,残损率越高的面值则说明使用率最高,反之亦然。
通过回收计算,2元残币恰恰是最少的,也就说明2元人民币的使用频率最低,自然存在的价值就很小了。副标题#e#
第三,节省成本的考虑;
人民币的印刷工序十分复杂,至少要经过胶印、凹印、印码和检封等多个工序,使用的原材料至少包括钞纸、棉浆、麻浆、化学木浆、特殊染料等等,成本并不低。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技术变革,研发适应时代的防伪技术。
因此在2元人民币使用率逐渐下滑的大背景下,取消2元面值人民币的另一项重要原因就是节省成本。
虽然2元面值已停止流通,但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退出市场流通的货币往往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很难见到2元面值的人民币了,绝大多数都被央行回收处理了,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中的2元面值更是少见,这就产生了一些收藏价值,尤其是对于钱币收藏领域的爱好者来说,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中的2元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宝贝”。
去年听钱币收藏领域的朋友说1953年版本2元在收藏界已升值到千元左右,1980年版的也升值到一张50元左右了。虽然咱们不懂收藏界的定价是如何计算的,但留下来当做一种回忆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