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92号汽油7月8日的价格为7.27元/升,本次油价的调整时间为7月2日,对比上次油价调整时间6月18日的价格7.08元/升,共涨了0.19元,涨幅达2.684%。下一轮油价调整时间7月15日24时,距离现在还有7.43天。
2025年油价调价窗口日期表:
1月油价调整时间:1月2日、1月16日
2月油价调整时间:2月6日、2月19日
3月油价调整时间:3月5日、3月19日
4月油价调整时间:4月2日、4月17日、4月30日
5月油价调整时间:5月19日
6月油价调整时间:6月3日、6月17日
7月油价调整时间:7月1日、7月15日、7月29日
8月油价调整时间:8月12日、8月26日
9月油价调整时间:9月9日、9月23日
10月油价调整时间:10月13日、10月27日
11月油价调整时间:11月10日、11月24日
12月油价调整时间:12月8日、12月22日
油车和电车到底谁更省钱?
油车和电车谁更省钱需结合使用场景与周期判断,短期低里程油车更具性价比,长期高里程且具备家充条件电车更省钱。以下为具体介绍:
油车更省钱的情况:
购车成本与残值
电车普遍比同级别油车贵3-5万元,以30万车型为例,电车初始购车成本更高,而油车无需承担电池技术溢价。
十年后,油车残值可达原价的10%-15%(约5-5万元),而电车残值普遍趋近于零,甚至需额外支付电池更换费用(约5-13万元)。若计入电池更换成本,电车十年总支出可能反超油车3-8万元。
保险费用:
电车年均保险费用比油车高1000-2500元,十年累计差额达1-5万元。
保养成本:
电车保养虽结构简单、年均保养费低至500元(油车需2000元),但十年总保养差额仅1-5万元,难以弥补保险差距。
电车省钱优势及场景:
能源成本
电车百公里电费仅需06-12元,油车则需5-8元。十年行驶15万公里,电车电费约8-16万元,而油车油费高达4-8万元。
方案优惠方面:
新能源车可享受购置税减免(如20万元燃油车需约77万元购置税,电车可免)、部分地区购车补贴等优惠,直接降低购车支出。
折旧成本:
十年后,油车残值可达原价的10%-15%(约5-5万元),而电车残值普遍趋近于零,甚至需额外支付电池更换费用(约5-13万元)。若计入电池更换成本,电车十年总支出可能反超油车3-8万元。
保养费用低:
电车维修成本可能比燃油车高出30%,虽然保养项目少,但维修时涉及电池等部件,成本较高。
适用场景:
对于低里程用户或无家充条件的用户来说,油车可能更具性价比。因为电车在频繁长途或低温环境下会加剧续航焦虑,充电时间成本和续航折损会进一步拉低实用性。
综合考量:
高里程用户:对于每年行驶里程较高的用户来说,电车在能源成本和保养成本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有家充条件的情况下,电车的用车成本将远低于油车。
残值表现稳定:
十年后,油车残值可达原价的10%-15%(约5-5万元),而电车残值普遍趋近于零,甚至需额外支付电池更换费用(约5-13万元)。若计入电池更换成本,电车十年总支出可能反超油车3-8万元。
低里程用户:
在频繁长途或低温环境下,电车的续航焦虑和充电时间成本(如高速充电需额外10小时/1500公里)会拉低实用性,而油车无需担心此类问题。此外,油车保养得当可行驶十几二十年,使用寿命相对更长。
二手车保值需求:
油车残值率普遍高于电车,5年后油车残值可达原价的10%-15%(约5-5万元),而电车残值趋近于零,甚至需额外支付电池更换费用(约5-13万元)。
开车学好这几种省油技巧,一年能省不少
以下从驾驶行为、车辆状态、行驶环境及外部设备利用四个维度,全面且深入地介绍开车更省油的方法:
驾驶方法:
平稳起步与加速
原理:急加速时,发动机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油来提供瞬间的大功率输出,导致油耗大幅增加。而平稳起步和加速,能让发动机在较为经济的工况下运行,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
做法:起步时,缓慢踩下油门踏板,让车辆逐渐加速。在行驶过程中,如需加速,也应提前预判,平稳地增加油门开度,避免突然的大脚油门。例如,在城市道路跟车时,提前观察前车动态,缓慢调整车速,而不是频繁急加速和急刹车。
控制合理车速:
保持经济车速:不同车型经济车速不同,一般家用车在60-90km/h之间。车速过低,发动机负荷小但效率低;车速过高,空气阻力增大,油耗也会上升。例如,车速从90km/h提高到120km/h,油耗可能增加25%左右。
避免超速行驶:超速不仅危险,还会大幅增加油耗。按照限速行驶,既能保证安全又能省油。
减少怠速时长:
原理: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虽然车辆没有行驶,但仍然需要消耗燃油来维持运转。长时间的怠速会导致燃油的浪费,增加油耗。
做法:在等待红灯、装卸货物或等人时,如果预计等待时间较长(如超过1分钟),应将发动机熄火。例如,在停车场等人时,可以关闭发动机,既省油又环保。
车辆维护方面:
定期保养发动机
原理:发动机是车辆的部件,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油耗。定期更换机油、机滤、空滤等,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减少摩擦和阻力,提高燃烧效率,从而降低油耗。
做法: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到正规的汽车维修店进行保养。一般来说,每行驶5000-10000公里需要更换一次机油和机滤,每行驶10000-20000公里需要更换一次空滤。
保持轮胎正常气压:
定期检查胎压:轮胎气压过低会增加滚动阻力,使油耗上升5%-10%;气压过高则会影响轮胎抓地力和舒适性,还可能增加爆胎风险。按照车辆说明书上的标准胎压进行检查和调整,一般每月检查一次。
选择合适轮胎:使用低滚动阻力轮胎,能有效降低油耗。这种轮胎采用了特殊的胎面设计和材料,可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力。
清理车辆积碳:
原理:发动机运行会产生积碳,附着在喷油嘴、节气门、进气道等部位,影响燃油喷射和雾化效果,导致燃烧不充分,增加油耗。
做法:定期到汽车维修店清理积碳。可用专业积碳清洗剂清洗喷油嘴、节气门,也可采用“打吊瓶”等方式清理进气道和燃烧室积碳。一般每行驶2-3万公里清理一次。
驾驶操作优化:
选择畅通路线
原理:拥堵路段会导致车辆频繁启停,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和燃油消耗。而选择畅通的路线,可以减少车辆的怠速时间和启停次数,从而降低油耗。
做法:在出行前,可以通过导航软件了解实时路况,选择交通流量较小、道路状况较好的路线。例如,避开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路段,选择绕城高速或外环道路行驶。
减少绕路和短途行驶:
原理:绕路会增加车辆的行驶里程,从而增加油耗。而短途行驶时,发动机尚未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燃烧效率较低,也会导致油耗增加。
做法:在规划出行路线时,尽量选择最直接的路线,避免不必要的绕路。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多个短途行程合并为一次长途行程,让发动机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提高燃烧效率。
其他方面:
合理使用空调
原理:空调系统会消耗发动机的动力,从而增加油耗。在高温天气下,合理使用空调可以降低油耗。
做法:在车辆刚启动时,可以先打开车窗通风,等车内温度有所下降后再开启空调。在行驶过程中,将空调温度设置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25℃左右),不要将温度调得过低。同时,可以选择内循环模式,减少外界热空气的进入,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
减轻车辆负重:
原理:车辆负重越大,发动机需要消耗更多燃油来提供动力。清理车内和后备箱中不必要的物品,可降低油耗。
示例:定期清理车内杂物,如旧报纸、空瓶等。后备箱只存放必要物品,如应急工具、千斤顶等,避免放置重物。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请以您所在地区的加油站实际售价为准。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对使用该油价信息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