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块龙头股有:
茂硕电源:新能源龙头
3月27日开盘消息,茂硕电源今年来涨幅下跌-55.72%,截至14时40分,该股跌4.17%,报7.950元,总市值为28.35亿元,PE为29.44。
充电桩运营及新能源汽车租赁项目实际经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成套设备、电力设备、电源系统、电池系统及相关软件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及技术服务。
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495.55万,同比增长27.7%,近三年复合增长为16.25%;每股收益0.27元。
宁德时代:新能源龙头
宁德时代(300750)10日内股价上涨2.23%,最新报188.000元/股,跌1.98%,今年来涨幅上涨13.16%。
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441.21亿,同比增长43.58%,近五年复合增长为76.37%;每股收益11.79元。
隆基绿能:新能源龙头
隆基绿能(601012)跌3.36%,报19.540元,成交额18.11亿元,换手率1.21%,振幅跌3.36%。
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48.12亿,同比增长63.02%,近三年复合增长为31.6%;每股收益1.95元。
比亚迪:新能源龙头
3月27日消息,比亚迪今年来涨幅上涨6.59%,最新报211.980元,跌3.47%,成交额21.47亿元。
比亚迪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166.22亿,同比增长445.86%,近五年复合增长为56.37%;每股收益5.71元。
中能电气:新能源龙头
3月27日开盘消息,中能电气最新报4.800元,成交量793.02万手,总市值为26.76亿元。
2022年报显示,中能电气实现净利润4111.4万,同比增长81.68%,近四年复合增长为16.19%;每股收益0.07元。
开尔新材:新能源龙头
3月27日开盘消息,开尔新材最新报价4.130元,跌3.95%,3日内股价下跌4.84%;今年来涨幅下跌-26.15%,市盈率为27.53。
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7300.46万,同比增长2.17%。
天齐锂业:新能源龙头
3月27日开盘消息,天齐锂业最新报47.500元,跌3.89%。成交量1650.22万手,总市值为779.58亿元。
2022年,天齐锂业公司实现净利润241.25亿,同比增长1060.47%。
新能源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南玻A:3月27日消息,南玻A截至收盘,该股跌1.81%,报5.430元;5日内股价下跌3.31%,市值为166.74亿元。公司是中国玻璃行业和太阳能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致力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事业。其主营业务为平板玻璃、工程玻璃等节能建筑材料,硅材料、光伏组件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及精细玻璃等新型材料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控股子公司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高纯度多晶硅材料、硅片等产品。
深圳能源:3月27日消息,深圳能源最新报6.850元,跌0.87%。成交量2180.81万手,总市值为325.88亿元。旗下全资子公司深能北方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能疏勒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深圳能源疏勒县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50万千瓦),项目总投资为33.53亿元。
富奥股份:3月25日开盘消息,富奥股份5日内股价下跌4.09%,今年来涨幅下跌-3.89%,最新报5.140元,成交额7212.6万元。公司为混合动力车型,如红旗EV、高尔夫BEV、宝来BEV、迈腾PHEV、上海大众途观PHEV、奥迪C8PHEV配套的相关产品(如电动压缩机、电池冷却器、散热器)已经实现量产;MEB平台相关产品目前紧跟整车厂的排产计划正在进行生产准备。旗下富奥电动系统分公司是一汽自主品牌红旗、奔腾的主力电动车平台的逆变器独家供应商;控股子公司富奥鑫创新能源电池公司生产新能源铝合金电池壳体产品,是红旗、奔腾品牌电动车平台的电池下箱体独家供应商。
东旭蓝天:3月27日东旭蓝天消息,7日内股价下跌7.21%,该股最新报3.050元跌3.79%,成交总金额3440.72万元,市值为45.35亿元。公司的业务包括新能源和生态环保板块,拥有光伏组件生产、电站开发、施工建设等光伏发电体系,自持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约1GW。旗下公司安徽东旭康图太阳能科技的两种型号的TOPCon组件产品已上产线。
德赛电池:3月27日开盘消息,德赛电池最新报价22.780元,3日内股价下跌1.27%,市盈率为13.32。2015年,公司成立了惠州市蓝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已搭建动力电池源管理系统产品技术平台,组了一条动力电池源管理系统生产线,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TS16949体系认证并小批量出货,客户拓展工作进顺利。参股公司惠州亿能在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业务已具备技术领先和市场先发优势,目前在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BMS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