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机龙头上市公司有哪些?车载充电机龙头上市公司有:
欣锐科技:车载充电机龙头。
2月2日消息,欣锐科技开盘报价17.7元,收盘于16.360元。3日内股价下跌7.95%,总市值为27.42亿元。
公司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车载电源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包括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及以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为核心的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公司车载电源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各类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自2006年初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专注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控”解决方案(其主要技术集中在车载DC/DC变换器和车载充电机,统称为车载电源),欣锐科技拥有车载电源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在车载电源和大功率充电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及产业经验,拥有业界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及工程制造能力,产品技术水平居行业前列。欣锐科技的车载电源配套了国内外众多主流车型,是车载电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朝产业化方向发展。
比亚迪:车载充电机龙头。
2月2日消息,比亚迪开盘报价170.96元,收盘于167.000元。5日内股价下跌6.85%,总市值为4861.61亿元。
科士达:车载充电机龙头。
2月2日,科士达开盘报价20.09元,收盘于19.110元,跌5.07%。今年来涨幅下跌-44.43%,总市值为112.15亿元。
英搏尔:车载充电机龙头。
2月2日,英搏尔收盘跌7.15%,报于12.200。当日最高价为13.3元,最低达12.02元,成交量628.15万手,总市值为30.78亿元。
车载充电机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科陆电子: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3.24%,最高价为4.83元,总市值下跌了14.28亿,当前市值为61.45亿元。公司在2017年南网项目中标占第一份额,2017年11月产能突破3,000万。2017年公司子公司车电网已经建设完成充电站68个。2017年智慧充电网络云平台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生态圈成员企业,包括充电运营商、新能源汽车运营商、新能源汽车个人用户、充电业务销售、新能源汽车经销商等近百家充电运营商,并完成数十家互联互通,共接入充电场站数百个,接入充电桩近万台,服务新能源汽车上万辆,充电量近五千万度。公司2020年11月11日公告,根据中标结果公示的内容,公司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0-2022年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等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框架招标采购中,中标产品为120kW-360kW非车载直流充电机、30kW-60kW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一机多桩型非车载充电机。此次中标金额合计约为5200万元,约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63%。
英威腾: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7.96%,最高价为7.47元,总市值下跌了8.69亿,当前市值为48.38亿元。拥有车载充电机、地面充电桩/充电机等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含新能源客车、物流车、环卫车、乘用车等各类新能源车型。
银河电子:在近5个交易日中,银河电子有5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8.48%。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银河电子的市值下跌了8.79亿元,下跌了18.48%。车载充电机、充电桩与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亿利达:回顾近5个交易日,亿利达有5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19.92%,最高价为6.13元,最低价为5.76元,总成交量4408.35万手。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铁城信息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及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器、直流转换器、电池容量显示仪表等软硬件产品;车载充电机及DC/DC转换器主要应用于纯电动汽车。控股子公司三进科技专注于节能型、新能源动力总成汽车零部件及汽车轻量化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制造和服务,产品主要有CVT变速器壳体、DCT自动变速器壳体和MT变速器壳体等,主要客户包括南京邦奇、格特拉克、江西铃格、北汽、吉利、潍柴动力、江麓容大、襄阳长源东谷、柳州上汽五菱、东风小康和蔚来汽车等。公司于2020年6月18日晚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以4.22元/股向控股股东浙商资产发行股份,募资不超5.5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已核准)
麦格米特: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7.17%,最高价为21.39元,总市值下跌了6.97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模块取得部分订单,但市场未铺开;18年充电桩、DCDC、车载充电机等产品逐步开始量产。
金冠股份:近5个交易日,金冠股份期间整体下跌17.06%,最高价为5.18元,最低价为4.94元,总市值下跌了5.97亿。子公司南京能瑞的新能源充电设施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电动自行车换充电柜等。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