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从科技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这意味着,云从科技已启动A股上市流程。
此前,多家媒体先后曝出同类公司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的上市消息,至今,二者均未有上市进展,云从科技启动上市辅导使得谁将成为CV(计算机视觉)第一股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并没有形成自己专有的核心技术,即便能够成功上市,或也不能支持较高的估值。那么,出身国家队、属纯内资股权的云从科技上市前景究竟如何?
贴有国家队标签、纯内资股权包装,上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5月13日,云从科技宣布完成最新一轮C轮融资,该轮融资规模超过18亿元。至此,云从科技公开宣布的融资金额超过33亿元。在估值方面,坊间流传多个版本,据多家媒体报道,最新一轮C轮融资后,云从科技估值超250亿元。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称,目前的估值只是云从科技在私募阶段进行自我包装定位来吸引投资者的一种措施,但到了二级市场,在不同的投资市场、不同的投资氛围、不同的投资理念和偏好因素增加以后,估值会更加贴近于市场化。
2020年初,云从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名称由“广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被业内认为是云从科技启动上市计划的一个信号。彼时,有传闻称云从科技将在国内科创板上市,上市时间可能会在2020年底。
沈萌认为,在目前人工智能企业融资速度放缓的情况下,云从科技可以融到18亿元资金,主要原因是其启动了上市进程。
此前,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多次被曝出上市计划,但至今二者均未宣布上市进展。此次云从科技启动上市辅导再次让“CV四小龙”谁将成为CV第一股成为业内热点话题。值得一提的是,与商汤、旷视相比,云从科技是一家纯内资股权结构,这能否让它的上市之路变得更加顺利呢?
对此,沈萌认为,国家队的背景和纯内资股权结构都是云从科技为上市做的包装,“其背景与寒武纪差距不大,寒武纪出自中科院计算所,也是一个纯内资股权结构的企业,甚至还有华为概念的光环,但上市以后股价依然出现大幅波动。”
据了解,寒武纪上市首日开盘涨近290%,市值一度超千亿元。但随后,其股价出现大幅跌落,截至目前,寒武纪市值仅为650亿元,近乎腰斩。
沈萌表示,旷视、商汤、云从等,这类公司都可以打着国家科技明星企业的旗号在国内上市,但他们只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做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不是很高的业务,在市场中的光环会逐渐淡化,也就不利于其以高估值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