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概念股有:
1、易事特: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3.18亿元、46.52亿元、38.73亿元、41.71亿元。
2020年2月4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充电桩业务客户除满足各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需求外主要包括各地城投及公交运输公司、专业充电站运营商,共享汽车运营商宜步出行、滴滴出行等。
2、四维图新: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1.56亿元、21.34亿元、23.1亿元、21.48亿元。
滴滴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为其提供数据及相关技术支持、服务。
3、中科创达: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1.62亿元、14.65亿元、18.27亿元、26.28亿元。
2020年2月24日公告,滴滴达成战略合作开发面向“共享化”的操作系统+AI智能驾驶安全产品,赋能智慧出行。
4、中恒电气: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66亿元、9.84亿元、11.74亿元、14.33亿元。
拥有大功率转换模块的核心技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提供大功率直流充电模块的厂商;公司充电桩产品除中标国网公司集采项目外,在公共交通、城投项目、充电运营商、车企、共享汽车平台等多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18年同东风特汽共同开发纯电动电源车、车载充电系统;与小桔充电及其SAAS合作伙伴签订设备销售合同,成为滴滴公司在全国市场的独家充电设备供应商,交付给滴滴的设备单桩可利用率保持在99.84%以上;全年充电桩产品收入增幅接近50%;19年9月被确定为国恒第三代交流充电桩招标项目的拟中标单位,预计2020年需求量约为3万。
5、多伦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09亿元、5.5亿元、6.98亿元、6.36亿元。
公司与“滴滴”的合作已经开展了二年多,主要为“滴滴出行”在全国开展业务的城市提供代驾司机进行上岗前的考核服务,至今已覆盖40多个城市。
6、日海智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9.9亿元、44.2亿元、46.4亿元、37.83亿元。
2019年11月15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已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公司的AI智盒将首先应用在网约车及两客一危等特殊车辆。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