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昊医药)于10月12日上会,拟登陆北交所,申万宏源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公司曾于2007年8月16日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报价转让,2013年4月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目前所属创新层。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控股股东为康瑞华泰,其直接持有42,684,326股股份,占公司全部股份的比例为46.407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殷岚、于继忠夫妇,二人通过康瑞华泰间接控制公司42,684,32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比例为46.4075%。
1.盈利能力下滑
星昊医药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构建共享平台,在自有品种实现产业化的同时,为药物制剂生产企业和创新药研发企业提供CMC/CMO服务。
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7亿元、6.26亿元、5.82亿元和2.68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8.84万元、7021.15万元、6946.88万元和4631.39万元,收入和利润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由81%降至75.11%,整体低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仅高于圣诺生物,低于南新制药、苑东生物、汇宇制药。
星昊医药的主营业务收入由药品销售和CMC/CMO服务构成,其中主要销售药品为固体制剂和注射剂,冻干口崩制剂还未批量上市。
在公司主要销售的5种药品中,甲钴胺片和醋酸奥曲肽注射剂分别被纳入第三批和第七批我国集中采购项目,其余3种药品也入围部分省及省级联盟带量采购。
其中,收入占比较高的是复方消化酶胶囊、吡拉西坦注射剂两款药,2021年分别占比36.34%、33.53%。
复方消化酶胶囊是国内独有分段定位释放的复方消化酶制剂,具有酶种齐全、配方独特、分段崩解、定位释放的特点,可在整个消化系统中发挥作用。
报告期内,其销售收入分别为2.07亿元、1.88亿元、2.10亿元和9731.20万元,米内网数据显示,其市场占有率在复方消化酶类制剂中处于第一位。
吡拉西坦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其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脑代谢活化剂,据《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提出脑外伤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诱因之一,吡拉西坦是其治疗药物之一。不过,我国神经系统药物的市场规模已经逐渐的趋于稳定状态,市场规模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速较缓。
报告期内,星昊医药的吡拉西坦注射剂中标部分集中带量采购项目,集采后主要销售规格1.0g和5ml:1g平均价格分别下降28.47%、31.15%,销量分别上升23.37%、12.27%,(所有规格合计)毛利下降20.19%,在公立医院的市场占有率下降3.15%。
2.研发不及同行
由于医药行业产品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的学术推广和市场调研,通常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占比营收的比例相对较高。
与大多数药企一样,星昊医药的销售费用主要是业务推广费,包括拜访活动、调研咨询、广告宣传等,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在5成左右,与可比公司较为接近。
但公司在研发方面略显吝啬。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780.38万元、4138.42万元、4637.78万元和2100.17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6%、6.62%、7.97%和7.84%,远低于可比公司的8.72%、9.17%、12.05%和17.27%。
本次冲刺北交所,星昊医药拟募集3.86亿元资金,用于“创新药物产业化共享平台”和“口崩制剂新产品研发”。
其中,包括扩建5000万片/年的冻干口崩片速释制剂生产线和200万支/年的长效/超长效缓释制剂生产线,公司预计第7年100%达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为17.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来看公司的各大产线利用率并不充分,大部分在60%-70%左右。丰富产品线梯度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但产能爬坡和工艺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带来的收益具有滞后性,或将使得公司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