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荣昌生物(787331),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域,价格48元,上限0.85万股。
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4日,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泰它西普(RC18)、维迪西妥单抗(RC48)、RC28、RC88、RC98、RC108、RC118等。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鹭燕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内可比公司为君实生物、康宁杰瑞、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
行业概况
1、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及成长性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加之医药产业投资及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社会医疗卫生支出不断攀升,促进全球医药市场近年来稳定增长。
预计全球医药市场到2025年将达到17,114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7%。
按照分子类型的不同,全球医药市场可分为化学药和生物药两大板块,其中生物药市场增长更快,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2016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从2,202亿美元增长至2,9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8%。
受临床需求扩充、技术进步及新一代产品收入提升的推动,预期全球生物药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长速度超过整体医药市场增速,到2025年增长至5,301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2.2%。
预计全球生物药市场到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8,049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8.7%。
2、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及成长性
中国医药市场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中国医药市场将于2025年进一步增长至2.29万亿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6%,并将以5.5%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30年达到2.99万亿元。
按照分子类型的不同,中国医药市场可分为化学药、生物药以及中药三大板块,其中生物药市场潜力巨大。
2019年,按药物销售额统计,全球销售额前十的药物中有七种为生物药,但中国销售额前十的药物中只有三种为生物药;随着更多创新生物药推向市场,预计生物药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在所有药品当中,生物药仍具有占据更大中国市场份额的巨大潜力。相比化学药以及中药板块,生物药市场保持更快增长。
2016年至202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由1,836亿元增长到3,457亿元,2016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7.1%,同期化学药与中药市场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受中国生物药研发投资增加、居民生物药负担能力增强、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较大未满足需求的推动;
预计2025年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8,116亿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6%,并于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12,943亿元,2025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8%。
财务状况
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27.53万元、482.48万元、304.4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11%;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70亿元、-4.30亿元、-6.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79%。2018年至2020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18.41%、28.85%、24.22%。2018年至2020年,公司无产品获批上市,未形成主营业务收入,造成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低的情况。主营业务中,占比最高的是泰它西普(RC18),占94.43%。
结论
荣昌生物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域。其核心产品包括泰它西普(RC18)、维迪西妥单抗(RC48)与RC28,分别处于商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及Ib/II期临床阶段。荣昌生物一直致力于发现、开发与商业化创新、有特色的同类首创(first-in-class)与同类最佳(best-in-class)生物药,以创造药物临床价值为导向,为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疾病、眼科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提供安全、有效、可及的临床解决方案,以满足大量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全球首款、同类首创以及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ADC创新药产品,港股上市创新药公司,产品已经开始上市盈利,未来有前景,估值大概在280-380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