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相关硅碳负极材料概念股:
1、翔丰华:
在净利润方面,公司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4545.31万元、9983.94万元、1.61亿元、8290.52万元。
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单位合作动力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目前公司开发的硅碳负极材料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翔丰华下跌11.48%,最高价为28.76元,总成交量1.17亿手。
2、中国宝安:
在中国宝安净利润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6.62亿元、10.36亿元、11.57亿元、7.56亿元。
子公司贝特瑞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商业化的硅碳负极材料,并推出最新的NCA正极材料;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多个重要节点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机电控、电池检测设备、充电设备等布局。
中国宝安在近30日股价下跌16.22%,最高价为9.75元,最低价为9.36元。当前市值为209.95亿元,2024年股价下跌-44.23%。
3、国民技术:
在净利润方面,公司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1123.48万元、2.19亿元、-3248.5万元、-5.72亿元。
斯诺在硅碳负极材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在近30个交易日中,国民技术有14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0.98%,最高价为12.87元,最低价为9.12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国民技术的市值上涨了5.57亿元,上涨了9.19%。
4、金龙羽:
在净利润方面,公司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1.92亿元、5160.66万元、2.22亿元、1.63亿元。
自2021年8月子公司与锦添翼达成合作并履行相应的审议和披露程序后,子公司完成了研发场地的选址和装修,研发、检测设备仪器的采购、安装和调试,车间消防、环评验收以及易制爆危化品的备案,流程化管理架构的搭建、设备操作文件等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电芯中试生产线、扣式电池以及固化锂电池各一条小试线已基本完成设备安装、正在进行调试阶段,固态电解质中试研发平台进入试生产阶段,硅碳负极材料小试研发平台进入样品研制阶段,前述中试、小试的原材料备料工作已经完成。
近30日股价下跌15.44%,2024年股价下跌-4.31%。
5、山河智能:
在山河智能净利润方面,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5.65亿元、3.18亿元、-11.38亿元、3558.34万元。
目前市场上的硅碳负极仍以石墨为基材子公司博邦山河的人造石墨可应用于硅碳负极材料的生。
近30日山河智能股价下跌5.42%,最高价为6.55元,2024年股价下跌-3.9%。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