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相关进口替代上市公司有哪些?
1、中来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34.78亿元、50.85亿元、58.2亿元、95.77亿元。
10月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背板市占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国内光伏背板技术的突破,光伏背板国产化进程日趋加快,已实现完全进口替代。
回顾近7个交易日,中来股份有2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9.12%,最高价为7.35元,最低价为8.3元,总成交量1.45亿手。
2、广信材料: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9年到2022年,分别为8.09亿元、7.53亿元、6.19亿元、4.98亿元。
公司批量供应蓝思科技等公司的主要是公司新产品抗指纹纳米保护涂料,并应用在华为P30pro、Mate20pro等高端机型上。此领域应用一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另一方面对标国际巨头实现进口替代。
近7个交易日,广信材料上涨7.47%,最高价为14.7元,总市值上涨了2.38亿元,上涨了7.47%。
3、科力尔:在营业总收入方面,科力尔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9.93亿元、14.35亿元、11.83亿元、12.95亿元。
公司的伺服系统已经达到同行业日本公司的先近水平,实现进口替代。
近7个交易日,科力尔上涨0.88%,最高价为13.42元,总市值上涨了5329.79万元,上涨了0.88%。
4、昊志机电: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公司从2020年到2023年,分别为8.74亿元、11.53亿元、9.65亿元、10亿元。
近7日股价下跌2.67%,2024年股价下跌-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