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上市公司龙头有哪些?
禾川科技(688320):伺服电机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7.4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5.44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9.44亿元。
在人形机器人涉及的运动控制技术方面,公司在伺服驱动器软件、总线通信技术、集成控制芯片、电机减速机一体集成传动等方面有较深的前沿技术储备;在人形机器人涉及的核心运动控制部件中,公司有较成熟的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空心杯电机、无框电机等各类电机及相关传感器产品,其中伺服产品在国内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他产品均有实现量产。
在近30个交易日中,禾川科技有17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9.05%,最高价为37.85元,最低价为36.22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禾川科技的市值下跌了4.59亿元,下跌了9.05%。
步科股份(688160):伺服电机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步科股份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0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4.34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5.39亿元。
在近30个交易日中,步科股份有18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4.01%,最高价为58.8元,最低价为53.24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步科股份的市值下跌了1.76亿元,下跌了4.01%。
埃斯顿(002747):伺服电机龙头股,从埃斯顿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1.3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25.1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38.81亿元。
埃斯顿在近30日股价上涨4.44%,最高价为17.79元,最低价为16.87元。当前市值为154.6亿元,2024年股价下跌-4.56%。
科力尔(002892):伺服电机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2.0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9.93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14.35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科力尔下跌5.77%,最高价为15.7元,总成交量5.84亿手。
汇川技术(300124):伺服电机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4.8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15.11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230.08亿元。
近30日汇川技术股价上涨3.24%,最高价为64.45元,2024年股价下跌-1.82%。
微光股份(002801):伺服电机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微光股份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0.3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7.98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12.05亿元。
微光股份在近30日股价上涨0.8%,最高价为23.08元,最低价为21.1元。当前市值为48.98亿元,2024年股价下跌-1.97%。
江特电机(002176):伺服电机龙头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公司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7.99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8.44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65.72亿元。
回顾近30个交易日,江特电机股价下跌22.36%,总市值上涨了9.56亿,当前市值为174.73亿元。2024年股价下跌-31.84%。
蓝海华腾(300484):伺服电机龙头股,从蓝海华腾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4.5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4.01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5.12亿元。
近30日股价下跌31.87%,2024年股价下跌-35.08%。
伺服电机股票其他的还有:
山东威达(002026):近7日股价上涨15.72%,2024年股价下跌-24.69%。子公司的数控系统配套业务主要为各类数控机床企业和航空航天、汽车、3C、木工、磨床等重点行业用户提供数控系统配套和服务,包括为各类专机、高速钻攻中心、加工中心、五轴机床等机型提供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以及针对普及型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等提供系列数控系统、系列伺服驱动、系列伺服电机等。
海得控制(002184):回顾近7个交易日,海得控制有5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2.26%,最高价为11.29元,最低价为13.81元,总成交量8612.48万手。公司主要为工业客户提供工业网络、工业计算和工业软件等智能化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不涉及伺服电机等产品。
方正电机(002196):在近7个交易日中,方正电机有7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9.27%,最高价为5.54元,最低价为4.3元。和7个交易日前相比,方正电机的市值上涨了5.28亿元。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微型特种电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微特电机主要应用于缝制机械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已成为国内缝纫机电机行业中最大外贸出口生产基地,现已形成年产家用缝纫机电机420万套、工业用缝纫机电机30万台、缝纫机用变频调速交流伺服电机6万台、电脑高速自动平缝机5万台、汽车电机50万台生产能力。2010年11月,公司与万向集团合作进军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可达到每年生产30万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项目的生产能力。随着公司产业路线的清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汽车常规电机的订单量的逐步增加,公司业绩有望大幅提高。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