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研发上市公司有:
(1)、泰格医药: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5.18%,最高价为53.85元,总市值下跌了22.33亿。
临床CRO龙头,国内CRO三强之一,高瓴资本持仓。主营业务包括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为全球医药研发企业提供全面的研究服务和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并购重组,旗下子公司已近70家,主要发力CRO产业链价值最高的临床CRO领域。
2022年营收70.85亿,同比增长35.91%,近三年复合增长为48.98%;净利润20.07亿,同比增长-30.19%,近三年复合增长为7.09%。
(2)、恒瑞医药:在近5个交易日中,恒瑞医药有4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7.35%。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恒瑞医药的市值下跌了193.28亿元,下跌了7.35%。
2017年,公司获得了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评选的“2017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20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评选的“2017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研发创新10强”和“2017中国医药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10强”等多项荣誉。
2022年恒瑞医药营收212.75亿,同比增长-17.87%,近三年复合增长为-12.42%;净利润39.06亿,同比增长-13.77%,近三年复合增长为-21.43%。
(3)、药明康德:在近5个交易日中,药明康德有5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4.01%。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药明康德的市值下跌了80.16亿元,下跌了4.01%。
公司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生产、医疗器械测试等领域。2019年内,公司通过全球29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超过3900家客户提供服务(活跃客户)。2020年3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500万股,募集不超过65.28亿元用于无锡合全药业新药制剂开发服务及制剂生产一期项目、合全药业全球研发中心及配套项目、常州合全新药生产和研发中心项目、常州合全新药生产和研发一体化项目、合全药物研发小分子创新药生产工艺平台技术能力升级项目、上海药明药物研发平台技术能力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于2020年8月21日晚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
药明康德公司2022年营收为393.55亿元,净利润为88.14亿元,过去三年平均ROE为15.86%。
(4)、昭衍新药:近5日股价下跌7.47%,2024年股价下跌-10.02%。
医药研发机构纷纷加码创新药物的研发,2020年CRO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公司承接订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公司订单执行和完成情况均处于较高水平,规模化效应凸显。
昭衍新药2022年营收22.68亿,同比增长49.54%,近三年复合增长为45.19%;净利润10.74亿,同比增长92.71%,近三年复合增长为8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