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3年冶炼概念股: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2亿元,同比增长225.05%。
公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以锂矿采选、锂盐及深加工和锂电设备为主,以镍钴锂湿法冶炼及深加工和锂电池正极材料为辅。2009年9月,公司开始进入新能源锂产业锂矿采选业务,全资子公司融达锂业持有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脉采矿权证,矿山储量为2899.5万吨。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莞德瑞为公司新能源锂电设备生产装备业务平台,主要产品包括消费锂电池生产线和动力锂电池生产线上偏后端和装配段的非标定制设备,如全自动化成机、注液机、卷绕机、包装机、抽气机、干燥机、自动上下夹具机、分组机等。长和华锂为公司锂盐及深加工业务平台之一,已成为集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20年11月24日晚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以18.74元/股向实控人之一吕向阳发行不超1761万股,募资不超3.3亿元用于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总投资9.92亿元,拟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规划的绿色锂产业集中加工区园区内新建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
2022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630.34亿元,同比增长78.48%。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铝、镍、钯金、铂金出口国,俄乌局势生变或对出口造成冲击。公司正在布局印尼镍钴资源开发,在印尼投资建设华越6万吨镍金属量湿法冶炼项目、华科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和华飞12万吨镍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7.58亿元,同比增长57.85%。
公司目前拥有稀土和锆钛两大主业,稀土业务已形成从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到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国内外双重布局。公司深度介入稀土产业链上中下游,通过参股、托管、合作经营参与到稀土上游矿产品领域,矿区位于中国四川省攀西地区(氟碳铈矿TREO>60%),美国加利福利亚州芒廷帕斯(氟碳铈矿TREO>55%),以及格陵兰科瓦内湾(1100万吨TREO)。公司子公司乐山盛和、晨光稀土、科百瑞等具备生产各种规格的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以及稀土金属的能力。2020年,公司正在扩建稀土金属加工项目,将稀土金属产能从12000吨/年提升至20000吨/年以上。公司于2020年5月2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参与的稀土项目资源量合计约1200万吨REO。公司于2021年5月28日晚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1.06亿股,募资不超13.68亿元用于盛和资源(江苏)稀土有限公司稀土冶炼分离生产线建设项目、稀土金属加工技改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及信息中心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稀土冶炼分离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新增年处理5000吨稀土矿(折REO氧化物量)生产能力。
2022年寒锐钴业实现营业收入50.87亿元,同比增长16.95%。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并具有自主国际品牌。公司以钴粉产品为核心,其他钴产品为补充,形成了从原材料钴矿石的开发、收购,到钴矿石的加工、冶炼,直至钴中间产品和钴粉的完整产业流程,是国内少数拥有有色金属钴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为钴粉、钴精矿、钴盐、电解铜。公司钴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信誉良好,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钴粉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钴精矿和氢氧化钴是生产钴盐、钴粉的原料,也是含钴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的基础原材料。2019年11月,公司披露2019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5376.24万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01亿元全部用于“10000吨/年金属量钴新材料及26000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公司项目一期主要生产的硫酸钴、氯化钴及四氧化三钴产品为钴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二期主要生产的三元前驱体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重要原材料。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1.29亿元,同比增长5.16%。
金力永磁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1.65亿元,同比增长75.61%。
8月9日表示,公司并不拥有稀土矿山资源,也不从事相关稀土分离冶炼业务。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核心应用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