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制氢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11月26日)
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3年水制氢概念股:
宝丰能源(600989):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25.5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59.28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284.3亿元。
公司于19年启动建设200MWp太阳能发电及2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设施,年产1.6亿立方的绿氢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被国家能源局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21年2月,该项目已建成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将生产的绿氢直接补入化工系统,项目全部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解水制绿氢公司。
宝丰能源近3日股价有2天上涨,上涨2.24%,2023年股价上涨6.05%,市值为1079.47亿元。
北元集团(601568):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18.6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98.54亿元,最高为2021年的131.54亿元。
表示公司目前除了电解氯化钠盐水制氢外,还有纯水电解装置,利用电解水产生氢气,来补充氢气用量。
回顾近3个交易日,北元集团有2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0.4%,最高价为4.96元,最低价为5.02元,总市值上涨了7944.44万元,上涨了0.4%。
联美控股(600167):
联美控股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5.0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2年的34.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5.98亿元。
公司计划打造独立氢能事业部,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技术路径,以绿氢的制取(先进电解水制氢技术)为切入点,积极布局末端加氢站的建设运营等氢能产业链。
联美控股在近3个交易日中有1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0.34%,最高价为5.98元,最低价为5.9元。2023年股价下跌-10.64%。
中国化学(601117):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中国化学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354.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099.95亿元,最高为2022年的1584.37亿元。
子公司华陆工程掌握液态太阳r燃料技术,将光伏发电用于电解水制氢气,并利用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与一氧化碳。
回顾近3个交易日,中国化学期间整体下跌0.44%,最高价为6.88元,总市值下跌了1.83亿元。2023年股价下跌-20.55%。
林洋能源(601222):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公司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53.4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2年的49.4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7.99亿元。
公司在氢能行业专注电解水制氢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运营。
回顾近3个交易日,林洋能源期间整体下跌0.46%,最高价为6.59元,总市值下跌了6180.51万元。2023年股价下跌-12.8%。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