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3年红外传感器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多伦科技:多伦科技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1.36亿,同比增长-22.63%;实现毛利润6532.37万,毛利率48.04%。
多种物联网感知技术的驾驶人考试评测系统,研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各型号规格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状态数据;自主研制的感知终端包括:霍尔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多伦科技近7个交易日,期间整体下跌0.58%,最高价为8.18元,最低价为9.13元,总成交量2.15亿手。2023年来上涨14.55%。
2、汉威科技: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季报显示,汉威科技实现总营收5.08亿,同比增长-13.29%;实现毛利润1.78亿,毛利率35.07%。
司持续深耕传感器技术,横向拓宽压力、流量、红外传感器等多种门类,成功研发出MEMS、热释电等智能传感器并得到市场认证。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覆盖智慧安全、智慧环保、健康家居等众多板块。未来MEMS传感器向消费电子方面应用一定是大势所趋。
近7个交易日,汉威科技上涨7.24%,最高价为15.3元,总市值上涨了4.01亿元,2023年来上涨4.65%。
3、纳芯微:纳芯微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2.53亿,同比增长-44.39%;毛利润9658.62万,毛利率38.23%。
公司的硅麦克风信号调理ASIC芯片目前已进入韦尔股份等头部厂商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已应用于智能音箱和TWS耳机等产品中。针对手机以及智能手表应用领域,公司推出的小尺寸CMOS温度传感器可以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实时监测体温。此外,公司的红外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拥有高精度、高分辨率、低噪声的运放和ADC功能,通过简单配置,便可将温度梯度转变为人体识别信号输出,目前已应用于小夜灯、智能门铃等产品中。
回顾近7个交易日,纳芯微有5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2.47%,最高价为124.7元,最低价为152元,总成交量1257.1万手。
4、燕东微:燕东微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5.7亿,同比增长-2.19%;毛利润2.19亿,毛利率38.39%。
公司是一家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半导体企业。公司主要市场领域包括消费电子、电力电子、新能源和特种应用等。公司主营业务可以分为产品与方案、制造与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其中产品与方案板块,公司拥有二十余年声学传感器领域元器件设计和制造经验,是国内主要的ECM前置放大器出货商,年出货量达20亿只以上,目前最薄产品厚度仅有0.3mm,可以支持客户对减少放大器体积、增大声腔空间的要求;公司浪涌保护器件电容值最低可达0.2pF,广泛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端口中,年出货量超55亿只,并实现了封装外形系列化;公司拥有从20V-100V的全电压射频工艺制造平台,可制造包括射频LDMOS、射频VDMOS、高频三极管在内的满足不同功率要求的高频器件,年出货量达4000万只以上。制造与服务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6月,公司拥有6英寸晶圆制造产能达6.5万片/月,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达4.5万片/月,均已通过ISO9001、IATF16949等体系认证。公司8英寸晶圆生产线制造能力覆盖90nm及以上工艺节点,已建成沟槽MOSFET、平面MOSFET、沟槽IGBT、CMOS、BCD、MEMS等工艺平台,正在开发硅基光电子、红外传感器、RFCMOS等工艺平台,是国内重要的晶圆制造基地。同时公司已启动基于成套国产装备的特色工艺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产线工艺节点为65nm。此外,公司已建成月产能1000片的6英寸SiC晶圆生产线,已完成SiCSBD产品工艺平台开发并开始转入小批量试产,正在开发SiCMOSFET工艺平台。封装测试方面,公司产线良率较高,经过公司封装测试服务后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物联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安防监控等领域。
燕东微近7个交易日,期间整体上涨5.7%,最高价为17.9元,最低价为19.4元,总成交量2155.94万手。2023年来下跌-10.1%。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