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3年乘用车概念股:
1、英飞特: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英飞特公司实现总营收4.54亿元,同比增长12.13%;毛利润为1.69亿元,净利润为8895.35万元。
公司于2020年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领域,公司推出了应用于换电站的充电机和锂电池均衡器产品。公司当前向奥思伟尔等厂商供货该产品,公司持有奥思伟尔7.5%的股权。奥思伟尔2020年开始与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首次合作,针对旗下几款乘用车及物流车进行相关配套,在换电车型的动力系统以及换电站的出电系统中有相关的合作和应用。
英飞特近7个交易日,期间整体上涨2.87%,最高价为14.53元,最低价为15.28元,总成交量6227.1万手。2023年来上涨11.61%。
2、原尚股份: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原尚股份实现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27.46%;毛利润为3304.35万元,净利润为723.73万元。
公司已进入国内知名汽车品牌整车厂商供应链体系,包括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乘用车、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江淮汽车和一汽大众等。
近7个交易日,原尚股份上涨0.62%,最高价为15.94元,总市值上涨了1062.8万元,上涨了0.62%。
3、川环科技:川环科技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2.41亿,同比增长48.89%;毛利润为5593.15万,净利润为3183.85万元。
目前有长安马自达、北汽、东风乘用车、吉利、上汽五菱、广汽等多家客户合作与开发。
近7个交易日,川环科技下跌8.94%,最高价为18.21元,总市值下跌了3.32亿元,2023年来上涨12.09%。
4、普利特: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普利特公司实现总营收18.81亿元,同比增长47.72%;毛利润为3.08亿元,净利润为9913.74万元。
根据《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对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预测,2015年国内汽车销量将达到2258.47万辆左右,预计国内乘用车年度需求2020年将达到2583万辆,2025年达到2924.57万辆,2030年达到3523万辆。
近7个交易日,普利特下跌3.9%,最高价为16.19元,总市值下跌了6.21亿元,下跌了3.9%。
5、天龙股份: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天龙股份公司营业总收入3.45亿,同比增长22.81%;毛利润为7628.26万,净利润为3182.52万元。
目前中国车市的现状是一二线城市升级换购的需求仍较大,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也在逐步释放,这些都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近7日天龙股份股价下跌2.79%,2023年股价上涨7.04%,最高价为14.26元,市值为27.13亿元。
6、光启技术: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3.68亿,同比增长232.9%;毛利润为1.26亿,净利润为1.14亿元。
乘用车增速3%,销量将达到2559万辆;商用车增速为2%左右,销量为428万辆;新能源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
光启技术近7个交易日,期间整体下跌2.55%,最高价为17.26元,最低价为17.69元,总成交量8352.54万手。2023年来下跌-3.08%。
7、雷迪克: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1.81亿,同比增长10.63%;毛利润为5399.61万,净利润为3271.77万元。
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研发、生产乘用车轴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汽车轴承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能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品种”的定制化需求,目前可提供2,800多个型号的汽车轴承产品,其中仅离合器分离轴承就有400多个型号。
近7日雷迪克股价下跌3.44%,2023年股价上涨9.87%,最高价为25.35元,市值为24.43亿元。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