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2年废水处理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普利特:普利特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36.66亿元、36亿元、44.48亿元、48.71亿元。
气凝胶项目在环保领域,可广泛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核废弃物处理等。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4.94%,最高价为18.85元,总市值上涨了9.03亿。
2、深圳能源:在深圳能源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85.27亿元、208.17亿元、204.55亿元、315.7亿元。
全国碳市场6月底前将启动上线交易,目前明确纳入首批碳交易范围的有2200多家发电企业,市场规模或超千亿。随着电力企业碳交易启动,电网作为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网络平台,将成为电力系统碳减排的核心枢纽,利好电力企业和碳交易所。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各种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生产、购销,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废水处理和城市燃气供应等;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燃气、蒸汽、运输;下属深能环保公司从事垃圾焚烧业务;东部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9年投产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公司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12.5%的股权。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3.38%,最高价为6.65元,总市值上涨了10.47亿,当前市值为309.23亿元。
3、泰和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泰和科技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2.45亿元、12.45亿元、15.29亿元、22.09亿元。
公司为水处理药剂的生产商,产品主要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领域。公司未涉足核废水处理领域,暂无此方向的研究。
近5日股价下跌1.21%,2022年股价上涨17.84%。
4、奥克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奥克股份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74.49亿元、63.89亿元、57.08亿元、67.17亿元。
2015年5月28日公告,鉴于东硕环保是外商投资企业,公司直接收购其37%股权涉及相关外资股东所持股权的转让,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为了规避风险,公司控股股东奥克集团决定先行收购上海德努弗投资(以下简称德努弗)100%股权,继而通过其收购东硕环保不低于37%的股权,最后再将其以1.3亿元转让给公司。东硕环保的主营业务为工业污水处理,主要在煤化工、石化、钢铁、电力等领域开展。2015年8月公告称拟以1.3亿元收购东硕环保37%股权,推动绿色环保业务。标的公司主营工业废水处理业务,其承诺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5625万元和7032万元。
在近5个交易日中。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
5、力合科创:公司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22.78亿元、21.54亿元、21.84亿元、30.09亿元。
回顾近5个交易日,力合科创有2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2.62%,最高价为9.64元,最低价为9.14元,总成交量3214.04万手。
6、圣泉集团:在营业总收入方面,圣泉集团从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61.89亿元、58.82亿元、83.19亿元、88.25亿元。
公司自行研发的COBT废水处理技术为例,该技术不仅使公司废水处理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要求,而且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游离苯酚,实现了废水深度治理并创造经济效益。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27%,最高价为22.75元,总市值下跌了2.09亿。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