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盘后讯息提示,2月8日大宗原材料概念报跌,仙鹤股份(32.3,-1.6,-4.72%)领跌,西藏珠峰-2.21%、恒通股份-0.63%等跟跌。大宗原材料上市公司有:
(1)、焦作万方:
主营业务是铝冶炼、发电及合金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铝液、铝锭和铝合金产品。公司属于有色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电铝加工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在行业内有较强的竞争力。电力供应主要依靠本公司热电厂和协议供电企业金冠电力供应,大宗原材料氧化铝采用与铝期货价格挂钩方式签订。2020年,公司收入为47.44亿,同比增长-0.36%,净利润5.68亿,同比增长432.52%。
(2)、江南高纤:
2017年上半年,受大宗原材料上涨的影响,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上扬态势。2020年,公司收入为11.45亿,同比增长-0.71%,净利润2.33亿,同比增长182.72%。
(3)、珠海港:
展望2018年,美欧日经济体大概率持续复苏将带动外贸经济的良性增长,供给侧去产能将带来大宗原材料、能源盈利空间改善,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助推新一轮的服务、消费升级,这些向上的动能将给港口物流行业带来业态创新、业务增量的机会。2020年,公司收入为35.35亿,同比增长6.43%,净利润2.63亿,同比增长18.44%。
(4)、东方创业:
在钢材、煤炭、木材、化工原料、羊毛和棉花等大宗原材料的进口方面具有经验丰富的业务团队和遍布全球的采购渠道。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94.1亿元,同比增长1.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4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67.62%。
(5)、兴发集团:
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硅系列产品、氯碱的生产及热电联产业务,主要生产成本为大宗原材料的采购,具体包括工业盐、金属硅及甲醇等。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83.2亿元,净利润为6.24亿元,过去五年平均ROE为4.84%。
(6)、方正电机:
公司通过技术更新,供应链管理和生产管理保持较低产品成本,具备一定成本控制优势,从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采用铜包铝材料代替铜材,大幅度降低铜用量,采用永磁技术,将定子部分电磁体材料替换为永磁体材料,进一步降低铜用量,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一般零部件均采用竞价招标方式采购,每半年对供应商评分确定采购比例,对大宗原材料采购则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以降低采购成本,还在生产管理方面全面控制生产成本,建立较为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并且执行情况良好。2020年,公司收入为11.43亿,净利润-6.37亿,同比增长-3876.01%。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