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电池电堆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德尔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6.89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33.86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38.61亿元。
公司日本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是对全固态电池(ASSB)、氢燃料电池电堆等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氢燃料加注设备是公司与日本龙野公司的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已经成功完成35MAP系列产品相关技术消化,完成了针对氢燃料物流搬运车辆的场内加氢的配套技术自主研发;自主研发设计开发的100KW燃料电池电堆均采用金属双极板和高性能膜电极组合(MEA)与自主开发的窄流道双极板设计技术相结合;19年,子公司南方德尔已获得日本新泻株式会社氢气传感器系统专利的使用权。
2、美锦能源: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40.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28.5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151.5亿元。
旗下飞驰汽车(持股51.2%)为国内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公司,其已研发出3个系列、4款燃料电池客车,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实际量产能力以及运营调试经验的氢能源整车制造公司;19年,飞驰汽车销售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76辆,氢燃料厢式商用车100辆,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占比为13.7%;参股的广东国鸿氢能生产燃料电池电堆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17年至20年连续保持燃料电池电堆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
3、上海电气: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220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01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373亿元。
在氢燃料电池电堆方向,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的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已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上海)通过强检测试,且具备了商业装车条件。公司还在持续开发100KW以上功率等级的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未来有望在轨道交通、火车、飞机、储能和发电等更多领域应用。
4、雪人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4.2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3.03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5.14亿元。
在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上已布局两块业务,一是氢气制取与加氢站建设运营相关设备,二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氢气循环泵等。
5、国网英大: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68.7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49.29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80.92亿元。
武汉南瑞已全面掌握钒电池改性选型技术,具备钒电池本体设计、材料研制、系统集成能力,成功研发高功率钒电池电堆和250千瓦/500千瓦时储能系统,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70项,授权40余项。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