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概念股有:
丹化科技(600844):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2.4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0.75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14.33亿元。
2013年8月,公司控股子公司通辽金煤化工拟与恒德化工合作(组建项目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金煤化工出资16250万元,持有65%股权,恒德化工出资8750万元,持有35%股权)在山东济宁市金乡县建设综合利用合成气资源制取乙二醇项目。合作目标为首先由双方共同投资建设一套1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一期项目);其次,根据恒德化工规划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化工园区内合成气资源状况,建成总产能为60万吨/年的乙二醇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预计总投资8亿元,建设周期约12个月。本次合作将整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占用率,完成公司煤制乙二醇技术的产业化布局。
金通灵(300091):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5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20年的14.36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19.45亿元。
金通灵在氢能利用、生物质合成气制氢拥有技术储备、业务规划,目前与瑞士CELEROTON公司强强携手进行技术合作,目前已开发两款国际先进的氢燃料电池压缩机,全套生产流水线预计在2022年初投产。
华昌化工(002274):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60.7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58.06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63.15亿元。
一是煤制合成气(主要成分COH2),生产合成氨、尿素、纯碱、氯化铵、硝酸等;二是使用煤化工生产的产品生产新型肥料;三是以合成气与丙烯为原料,实现无机化工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研发、生产新型材料,后续产品为醇类、增塑剂、树脂、涂料等。另外,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氢气将作为能源进行利用。
航天工程(603698):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8.22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6.2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0.71亿元。
20年6月,拟与关联方及非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航天氢能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占比约18.87%,氢能公司拟聚焦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投资氢气、合成气工业气体运营,立足航天氢技术基础,发挥航天工程氢规模制备、工程集成优势,孵化、拓展氢燃料供应链系统技术及运营。
诚志股份(000990):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75.04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58.6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97.32亿元。
公司的制氢工艺为PSA制氢工艺。原煤经过磨机处理,制成水煤浆(对应水煤浆气化)或粉煤(对应粉煤气化);煤和纯氧在气化炉内经过烧嘴雾化进行不完全燃烧,产生以CO/H2为主的粗合成气;粗合成气经过水洗和热量回收,进入CO变换炉,在水蒸气作用下,CO+H20反应生产H2和CO2,变换产生的热量通过沸锅生产低压蒸汽,最后经过水洗除氨,再通过低温甲醇洗涤除去H2S,CO2等酸性气体,只留下95%以上的氢气和少量一氧化碳进入PSA装置,通过变压吸附装置内的吸附剂(氢气吸附能力弱),吸附剂在高压下吸附CO和其他微量杂质,得到高纯度氢气,一般能达到99.9以上;吸附结束后通过降压对吸附塔进行再生,依次循环。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