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2年管桩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天能重工: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56.75%,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13.9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4.25亿元。
金属结构、风力发电设备、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以上不含特种设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电能销售;风力发电场、光伏发电站、生物质能源电站建设、运行和维护销售;海上风电基础管桩、塔筒和海外出口海工装备安装,风力发电设备辅件、零件销售;相关产品及技术的进口、出口等。
(2)、泰胜风能: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56.42%,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14.7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6.04亿元。
国内风电塔架细分龙头之一,主营自主品牌的海上、陆上风电塔架、导管架、管桩及相关部件,并布局了风电场。
(3)、中信重工: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0.22%,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52.0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63.18亿元。
漳州公司将主要聚焦于液压打桩锤、嵌岩桩钻机等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及技术服务,聚焦于塔筒、钢管桩等海上风电装备的生产制造及技术服务,并结合海上风电产品具有大吨位、大直径、连续化、批量化、自动化等生产特点,进一步打造公司“离散型制造+连续化生产”并存的产业业态。
(4)、三和管桩: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2.06%,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56.9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71.52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并已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辽宁、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建成了14个生产基地,并配套相应的运输子公司负责配送管桩产品。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之一。
(5)、中国船舶: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80.74%,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169.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552.4亿元。
投产后该基地将具有24条海上风塔生产流水线,年制造海上风塔、海上钢管桩等900套,年销售额15亿元。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