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晚间复盘分析,从盘面上看,催化材料概念报涨,三聚环保5.92%领涨,国瓷材料、科恒股份、贵研铂业、昊华科技等跟涨。
相关催化材料概念股有:
(1)、三聚环保:2021年第三季度,三聚环保营收同比增长-8.22%至16.07亿元。
公司是为基础能源工业的产品清洁化、产品质量提升及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脱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其他净化剂(脱氯剂、脱砷剂等)、特种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是中石油能源一号网、物资装备网成员,是中石化“三剂”协作网成员单位,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一级生产供应商与A类供应商,是行业内少数具备上述网络资质企业。在未来1-2年内公司将针对石油化工、煤化工、气体净化等领域开发适用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根据公司科研成果进行工业化示范,并作为成套技术和工程提供方在特定行业客户中推广。
(2)、国瓷材料:2021年第三季度,国瓷材料营收同比增长6.38%至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1.57%至2.07亿元。
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蜂窝陶瓷载体、铈锆固溶体、分子筛等尾气催化材料,国六用汽油机和柴油机蜂窝陶瓷载体均已实现批量生产。
(3)、科恒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科恒股份营收同比增长76.33%至9.32亿元。
2014年7月23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稀土深加工领域是公司积极拓展的领域,目前稀土储氢材料仍处于研发过程;稀土催化材料公司主要发展两个方向,一个是机动车尾气的处理,另外是固定源废气处理。目前机动车尾气处理已形成产品,正处于客户试用阶段;固定源类处理产品仍在研发过程。
(4)、贵研铂业: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3.25%至3392万元,毛利润为1.822亿,毛利率2.05%。
控股子公司贵研催化公司实施专项“高性能稀土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器研发及国V催化器产业化”项目,项目由贵研催化公司牵头,联合清华大学等8家共同承担。计划总投资4.2亿。项目将主要实现汽油车国V催化器的产业化,产品生产规模达到400万升/年,配套稀土催化材料生产规模达到800吨/年,产品性能满足国V要求,实现4-8个车型的国V汽车尾气催化剂器件整机示范,产业建设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项目建设期3年。项目的实施将以募投项目(2012年3月,公司配股发行完毕。认购数量4268.96万股,认购金额71718.54万元,用于投资国Ⅳ、国Ⅴ机动车催化剂产业升级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5)、昊华科技: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1.55%至19.33亿元,昊华科技毛利润为4.810亿,毛利率25.6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0.81%至2.33亿元。
公司2021年7月2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生产的燃料电池内转化催化剂是燃料电池装置运行的核心催化剂,数年前已在海外市场投入商业运行(在国内尚未商业化应用),效果良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生产镍系转化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或氢气装置,在该技术领域经验丰富、技术先进。西南化工目前正在建设的“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中拟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又名为氢燃料电池烃类转化催化剂,是氢燃料电池系统催化剂中的一种。催化剂生产主要为订单式生产。
(6)、北方稀土:北方稀土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8.33%至93.71亿元,毛利润为18.39亿,毛利率20.28%。
公司以开发利用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为使命,有稀土选矿、冶炼分离、深加工、应用产品、科研等完善的稀土工业体系,能生产稀土原料(精矿、碳酸稀土、氧化物与盐类、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稀土应用产品(镍氢动力电池、磁共振仪)等门类齐全的稀土产品。中国稀土资源以北方轻型和南方中重型为主,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所拥有的内蒙古白云鄂博是中国最大的轻型稀土矿,储量占全国90%以上。公司下属包头稀土研究院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稀土专业研究机构。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