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概念上市公司一览
合兴股份: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28.36%,最高为2020年的1.898亿元。
公司是国内连接器优质公司,国内鲜有价值对手。公司在高端领域公司有望凭借工艺壁垒胜出,毛利率较高,在中低端领域有望通过自动化生产以性价比胜出。
华翔股份: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32.1%,最高为2020年的2.450亿元。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跨行业、多品种、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综合型铸造企业之一。公司通过铸造及机加工等方式生产的金属构件、金属零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白色家电压缩机、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泵阀管件及电力件等零部件。公司已有部分制动器及支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海昌新材: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6.62%,最高为2020年的6263万元。
公司在新能车用粉末冶金零部件个别产品已经开始量产供货,而且在新能源领域用软磁产品预计很快形成量产。
瑞鹄模具: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6.68%,最高为2019年的1.359亿元。
公司为蔚来、小鹏、理想和北汽极狐提供覆盖件模具、自动化线及智能装备等产品,为其供应商。公司在轻量化车身制造技术及智能化装备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持续创新,掌握了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具有冲压模具与焊装自动化“一体化配套服务”优势,并且在手订单数据较多。
长城科技: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84%,最高为2018年的1.808亿元。
公司深耕电磁线领域,具备较强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同时,公司在扁线领域积极投入,新能源车用扁线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沪光股份: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4.36%,最高为2019年的1.014亿元。
公司是市场稀缺的优质全品种整车线束供应商,而汽车线束是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新增长点。市场预计,在汽车行业电动化、轻量化和国产替代的变革背景下,优质的自主龙头线束厂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