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今日盘后分析,1月18日铜管概念报跌,仁东控股-5.882%领跌,精达股份-5.183%、金田铜业-0.347%、精艺股份-0.129%等跟跌。相关铜管上市公司有哪些?
海亮股份:随着铜管制造行业整合进程加快,空调制造行业深度“去库存”调整结束,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扩大,国内铜管制造企业特别是领导级企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
江西铜业:产品包括,阴极铜、黄金、白银、硫酸、铜杆、铜管、铜箔、硒、碲、铼、铋等50多个品种。
精艺股份:铜管消费终端——房地产和制冷家电的市场萎缩、低迷直接导致铜管加工订单大幅减少;加之企业银行间信贷压力持续增加,生产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关停企业增多,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边缘,铜管行业的高度“同质化”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已经开始重新调整,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已是大势所趋。
金田铜业:国内规模领先的铜加工企业;专注铜加工,是国内集再生铜冶炼、铜加工、铜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满足客户对多类别铜加工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的企业之一;公司2014年至2018年铜加工产品产量位居国内首位;拥有铜线(排)产能43.9万吨/年,铜棒产能22.78万吨/年,铜管产能15.27万吨/年,阴极铜产能8万吨/年,铜板带产能11万吨/年;19年相关业务收入317亿元,营收占比约77%。
精达股份:公司产品可适用于电力设备上。2012年8月,公司以5833.6万元收购铜陵顶科镀锡铜线有限公司35%股权(对应评估值为5853.91万元),并补充3000万元流动资金,完成后占100%,进军电缆行业。顶科公司注册资本7300万元,主要从事高等级镀锡铜线、裸铜线、束绞线和毛细铜管的生产与销售。
仁东控股:年度“最强绞肉机”之一,公司原主营业务为漆包线、高精度铜管材等比较缺乏想象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后改为第三方支付、保理、供应链等业务以及引入国资,随后公司开始起飞,资本运作堪称教科书级别。
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