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锂离子电池材料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德方纳米: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的开发,并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等。纳米磷酸铁锂凭借其循环寿命长、高温性能好和安全性能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导电液是由碳纳米管深度加工而成,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可添加至锂离子电池正极或负极材料中,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性。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02亿元、2.13亿元、2.24亿元、9761万元。
当升科技:动力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技术先驱;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多元材料、钴酸锂等正极材料以及多元前驱体等材料,多元材料产品以动力型NCM523材料为主,在NCM6NCM811高镍多元材料方面有绝对优势,正在开展对固态锂电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18年锂电材料收入31.08亿元,营收占比94.73%。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亿元、5.99亿元、4.5亿元、6.12亿元。
杉杉股份:公司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形成了成熟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体系,产品种类覆盖锂电池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前驱体、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产品。2012年宁波杉杉新材料年产1000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项目落成投产,该项目的投产解决了公司当前中间相产品产能瓶颈问题,公司与德国知名动力电池厂商EVONIK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供货意向性协议;东莞杉杉按国际标准新建工程研发中心,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2014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杉杉新能源并以其作为投资主体拟在乡县金州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投资额约3.62亿元。本次投资旨在通过对现有产能的扩张和工艺设备的升级换代,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0.99亿元、19.56亿元、18.4亿元、15.13亿元。
天赐材料: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同时,围绕主要产品,公司还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料生产能力,包含六氟磷酸,新型电解质,添加剂和磷酸铁等。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98亿元、5.06亿元、7.06亿元、14.41亿元。
道氏技术:公司目前已有三元前驱体年化产能2.2万吨,同时,公司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将部分用于“年产30,000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此外,公司将在龙南经济开发区投建”锂离子电池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前驱体产能扩张。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48亿元、10.95亿元、7.74亿元、7.64亿元。
科恒股份:2012年,科恒转型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2013年,便推出首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LCO-1。
在毛利润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72亿元、3.45亿元、3.1亿元、4632万元。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