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盘后,核电装备概念报跌,兰石重装(8.34,-0.42,-4.795%)领跌,中钢国际、川仪股份、永兴材料、台海核电等跟跌。南方财富网小编整理部分相关核电装备概念股票:
1、光威复材: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32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3.6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1.16亿元。
2、应流股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7.91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6.81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18.60亿元。
公司保持在国内阀门零件出口企业中出口额排名第一、核电装备零部件交货量位列前茅,连续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铸钢行业排头兵企业。
3、航天晨光: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1.11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6.3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37.00亿元。
另一方面,伴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节能环保和文化产业,天然气装备、环卫设备、核电装备、热网、艺术文化工程等产品和业务仍将有望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4、上海电气: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220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01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373亿元。
国内唯一一家的拥有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完整产业链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目前在核电设备生产制造上拥有丰富且成熟的经验,已具备二代、二代加、三代堆型的成套供货能力;拥有三代核电AP10EPR技术关键核岛主设备的制造能力,并完成全球首台四代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的制造工作,具备完整的核电设备产业链。
5、中国一重: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45.27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05.1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99.0亿元。
中国一重承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公司制造完工并成功交付,这标志着国内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三代核电装备的能力。
6、巨轮智能: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4.9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14.02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6.78亿元。
2020年9月3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高性能等离子弧/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装备项目可以应用在航天航空和核电装备,可以实现航天发动机、核电装备的制造、加工和修复等。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