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1年燃料电池电堆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雪人股份: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41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5亿元。
公司涉及加氢+液氢+系统+电堆等多个氢能源环节。公司掌握压缩机技术以及低温制冷技术,具备了加氢站核心装备的制造能力,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已取得进入汽车供应链的通行证。
安泰科技: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90.16%。
国内首家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量产企业;金属双极板已实现巴拉德供货,另外拥有气体扩散层等业务,在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布局;全资子公司安泰创投参股的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研发和生产的储氢材料可用于小型电动车;子公司安泰环境对清洁能源应用业务进行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山东、云南、广东等多省市氢能规划及战略研究;金属基气体扩散层具备了年产百万片级的生产能力,开发的金属双极板、45KW级燃料电池电堆等产品也具备了产业化能力,完成了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开发和实验平台的建设,达到了国家课题要求的配套能力。
德尔股份: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3.86亿元,同比增长-805.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908.66%。
全资子公司日本德尔自主研发设计开发的100KW燃料电池电堆和全固态电池项目,主要特征为采用氧化物电解质材料利用涂布制造技术开发大尺寸(24V/48V)、中尺寸氧化物全固态电池。
ST尤夫: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4.46亿元,同比增长-20.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长-1328.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5亿元。
2020年半年报披露,公司于2017年7月投资武汉众宇25%的股权,以实现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布局。武汉众宇于2011年成立,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方面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服务,是一家具备“制氢、气体压缩、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上覆盖较广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燃料电池无人机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电堆、41KW、60KW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
宝钢股份: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增长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4.3亿元,同比增长12.42%。
20年7月,与上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以宝山吴淞工业园为中心,联合构建占地15万平方米的长三角氢能产业聚集中心——吴淞氢能产业园,并计划至2025年共同推动10座-20座加氢站在示范区内落地;中国宝武将充分发挥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各环节优势,为上汽集团下属的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研发、汽车租赁等用氢单位提供氢能保障及服务;提供或者协调燃料电池车落地试用的具体场景,提供车辆运行所需的氢能加注等配套设施。
本文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