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IDM上市公司一览,IDM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康斯特(300445):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2.72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405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891亿元。
在机构调研时表示,MEMS传感器项目开发进度比预期的要顺利,公司是先对后部的封测工艺进行验证,同时委托外部对设计完成的芯片进行流片,经过两个周期的测试,芯片样品已经基本达到预期,已经启动下一批次的流片。在延庆工厂的洁净间建好后会开始整个IDM模式的导入。公司也在同步的搭建压力传感器后端的垂直产业,不会简单卖压力传感器,而是拓展体量更大的现场用的高精度的压力测量仪表。
斯达半导(603290):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8.06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6.75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9.630亿元。
国内IGBT半导体龙头,全球IGBT模块市场排名第七,是国内唯一进前十的企业,市场优势地位显著。从纯设计厂向IDM转型,以保证产能供应,产品主要用于工控与电器领域。拟定增募资35亿元购买光刻、显影、蚀刻等设备盖厂,设计产能36万片功率半导体,用于高压特色功率芯片和碳化硅,以尽快推出车规级SiC芯片,以完善车用电源市场的产品布局。
民德电子(300656):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28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74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032亿元。
晶圆厂作为公司打造的功率半导体SmartIDM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各方面工作都在加紧推进中。
士兰微(600460):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4.73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0.2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2.81亿元。
士兰微依托IDM模式,加快新产品开发。公司目前是国内最主要的以IDM为特色的综合型半导体产品公司之一。经过20多年不断自主创新,士兰微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务开始,逐步建成了依托特色工艺的芯片制造平台,并将技术和制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等封装领域,建立了较为成熟的IDM(设计与制造一体)经营模式。
兆易创新(603986):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33.1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22.4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44.97亿元。
华微电子(600360):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16.9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9年的16.5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7.19亿元。
已建立从高端二极管、单双向可控硅、MOS系列产品到第六代IGBT国内最齐全、最具竞争力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体系;公司在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集芯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IDM运营模式,有着深厚的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经验,技术全部自主可控;截至20年3月,公司IGBT芯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广,并已经销售。
北方华创(002371):
从近三年营业总收入来看,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均值为44.79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总收入最低为2018年的33.24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60.56亿元。
28nm及以上技术代制程设备已批量进入了国内主流集成电路生产线量产,部分产品更成为了国内龙头芯片厂商的量产线Baseline机台;各类8英寸集成电路设备也全面进驻国内主流代工厂和IDM企业。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