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上市公司有:
冠城大通: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0.4%,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25.20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31.39亿元。
在电解液添加剂方面,2017年,公司下属公司福建邵武创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和生产自动化控制改造,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新宙邦: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7.40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0.66亿元。
主营业务是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容器化学品、锂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四大系列。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供应商之一,市场占有率超过20%,公司开始以在华外资锂电厂家为突破口,逐步向国际市场出口。
长园集团: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6.54%,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25.63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29.34亿元。
长园集团旗下四家子公司均在电动汽车相关材料业务上有所涉足,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产品等;其子公司长园深瑞的产品覆盖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储能系统。
杉杉股份: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2.05%,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20年的15.13亿元,最高为2018年的19.56亿元。
子公司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电解液及电解质生产。
江苏国泰: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0.13%,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46.12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46.59亿元。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较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天赐材料: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68.79%,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5.058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4.41亿元。
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同时,围绕主要产品,公司还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的关键原料生产能力,包含六氟磷酸,新型电解质,添加剂和磷酸铁等。
石大胜华:
从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毛利润复合增长为12.18%,过去三年毛利润最低为2018年的6.131亿元,最高为2019年的7.852亿元。
国内仅有的能够同时提供锂电池电解液五大溶剂及锂盐添加剂的公司,电解液溶剂绝对龙头;公司碳酸酯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主要用作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8年碳酸二甲酯系列收入20.78亿元,营收占比38.98%。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