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观点:
印尼镍项目成本有明显优势,投产后有望提升三元成本竞争力,不论镍价涨跌,都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根据我们此前发布的电池用镍系列深度报告③,推算得出印尼镍湿法项目达产后,完全成本有望达到6,000美元/吨镍一线,其中钴价格(中性假设18$/lb)、硫磺价格等变化,原矿品位、回收率和达产率对成本有重要影响。该成本较典型印尼镍铁生产成本(约8,000美元/吨镍)、印尼淡水河谷高冰镍成本(8,791美元/吨镍)等低。(注:因报告发布后辅料价格上涨,短期成本可能略有上涨,中长期结论不变。)目前,力勤湿法镍项目已经投产,华友、中伟、格林美等电池用镍项目将在未来一年逐步投产达产,届时三元成本有望显著下降并提升盈利能力。
布局海外生产基地,持续推进全球化扩张,三元巨头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近期中伟股份、格林美和当升科技纷纷宣布与海外巨头合作,如当升科技在芬兰布局生产基地,我们判断中国三元龙头企业将有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全球市占率。
投资建议:4680电池助推高镍三元发展,印尼镍重塑三元成本,全球化扩张打开空间;布局磷酸铁锂产业链,降低技术路线风险,三元材料巨头,正循环逐步成型。建议关注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长远锂科、厦钨新能、振华新材等。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投资不确定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