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午间收盘消息,北斗芯片概念报涨,长安汽车(20.75,6.41%)领涨,振芯科技(6.317%)、合众思壮(3.333%)、中海达(2.77%)、康拓红外(2.419%)等跟涨。
相关北斗芯片概念股票有:
1、长安汽车: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800.1亿元、663亿元、706亿元、845.7亿元。
2018年8月24日公告称,公司今日在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发布了公司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
2、振芯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41亿元、4.44亿元、4.72亿元、5.77亿元。
公司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产品系列最全、技术水平领先的北斗关键元器件研发和生产企业之一,在国土、水利、电力、电讯、石油、交通、森林、海洋渔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拥有上万个优质活跃用户。
3、合众思壮: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2.88亿元、23亿元、15.49亿元、16.9亿元。
合众思壮以丰富的应用经验,率先实现卫星导航在多种行业的应用,开拓了大量中国时空信息应用,始终见证、推动、引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的发展,合众思壮已形成全球化业务布局和服务能力,以全球化视野进行全球资源配置,构建了以中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在内的国内、外产品研发生产与营销架构体系,产品行销遍布全球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北斗全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中海达: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21亿元、12.89亿元、16.19亿元、17.73亿元。
中海达业务类别涵盖GNSS产品、光电产品、GIS产品、三维激光、移动测量、海洋探测、无人机等装备制造;北斗高精度应用、农机自动导航、机械精密控制、室内定位等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街景、2.5维、三维数据、管线探测、行业应用等数据及应用服务,产品及服务覆盖测绘地理信息全产业链。
5、康拓红外: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95亿元、7.79亿元、9.28亿元、11.35亿元。
2019年7月22日披露收购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北京轩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轩宇空间的微系统产品在宇航用芯片领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已批量用于北斗、对地观测、通讯等重要卫星系统。
6、亚光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47亿元、14.12亿元、22.06亿元、18.13亿元。
成都亚光用于北斗方面的主要产品有二极管、功分器、混频器、检测电路、滤波器、变压器、AGC放大器、开关、限幅器等,除了功分器、滤波器和变压器外,均含自研芯片。
7、华力创通: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71亿元、6.79亿元、6.41亿元、6.45亿元。
在基础产品产业化方面,国产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等关键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性能、价格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